阅读记录

第757章 西王之宝[2/2页]

天下珍玩 九年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前说过,李渊的祖父叫李虎,避讳之下,唐代不再用虎妞。而在唐代以后,玉玺开始规范,基本都统一成龙钮了,只是制式略有不同,什么蟠龙、云龙等等。
      但是这方玉玺,却用了虎身龙头的造型,昂蹲身,气势非凡。
      这种奇怪的造型,猛一看像个麒麟,但麒麟的尾巴和蹄子,与老虎的尾巴和脚爪自然不一样,所以能很轻易地认出是虎身。
      唐易笑道,“张献忠有个外号,叫做黄虎,看来他自己很满意。这玉玺用了黄玉,玺钮用了虎身,不就是这个意思么?可毕竟还得有点儿皇帝的派头,又雕了龙头,亏他能想的出来!”
      “这种拼接组合自古就有,麒麟不就是各种动物拼凑起来的么?”高太明道,“看看印文!”
      这方玉玺,说实话,属于形制偏小的,也就是八厘米左右见方,或许当时兵荒马乱,找不到大块美玉良材吧。
      相对于玉玺而言,这块不是很大,可比之普通印章,就大多了,四个阳文小篆很清楚。上面的印泥本就不多,而且已经彻底干了。虽然是反过来的字儿,但是这几个字都比较常见,唐易还是很轻松地认了出来:
      西王之宝!
      “他不是都称帝了么?为什么不用代表国家皇权的大西之宝?”文佳有些不解。
      “呃。”孙晓伟挠了挠头,仿佛不知道该怎么说。
      唐易笑了笑,“你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大,我们得尽快离开这里,我简单说吧。皇帝的玉玺一般来说,不止一个,作用也不同。这个‘西王之宝说简单点儿,就是代表大西皇帝张献忠的私印。至于你说的‘大西之宝,你这么想想就明白了,难道你听说过明朝有‘大明之宝,清朝有‘大清之宝的玉玺吗?”
      “至于你说的代表国家皇权,其实自古以来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传国玉玺。”唐易加快语,“这个东西只有一个,开始于秦始皇,历代君王手手相传,也是历代被争夺的对象!”
      “噢!”文佳道,“这个我知道,不就是和氏璧打造而成的么?号称方圆四寸,五龙为钮,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据说是李斯写的。”
      “对,这个传国玉玺,得之表示‘受命于天称帝,没了,就表示气数已尽。没这个传国玉玺当了皇帝,就被认为不是‘真命天子。”唐易笑了笑,“不过,早在唐宋时期就没了踪影,后面那些皇帝还不是该当就当?”
      “看来,张献忠很满意西王这个称号,当了皇上,还甘心用‘王这样的称号。”文佳思忖道。
      唐易一边将玉玺重新用暗龙纹黄绸包好,装进金盒子,一边快说道,“这个‘西王,对于张献忠来说,的确不一般。张献忠曾自称‘八大王,还曾经自己制印‘西营八大王!还有一种说法,张献忠很仰慕项羽,项羽自号‘西楚霸王,这个西王有借鉴的意思!”
      “总而言之,他更像一个猛将,而不是皇上!”孙晓伟接口道。
      “好了。”高太明径直走到右侧的金丝楠阴沉木的大盒子跟前,“加快度,看完了我们立即撤!”

第757章 西王之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