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接纤城下山的人来了,是弟弟子晨带人来接的。
      纤城有一点倒是挺期待的,怎么说张九龄在史册中也算一了不得的人物啊,合着现在成了他女儿,还真是有点点小激动的。
      想来她那便宜爹,哦不,是便宜父亲或阿爹,应该去上早朝了所以不会来,其他人嘛更不会来了。
      话说这里对父母的称呼,在一般家庭里都是叫阿爹阿娘;对女儿的称呼,一般叫某某娘子,比如别人叫她,就会叫纤娘子,那叫一个难听的;对儿子的称呼倒还好,叫某某哥儿,比如叫子晨,就是晨哥儿。
      就不知道这个张家是怎么称呼的
      想着,不会是娘子啥的吧,若真是那回去一定要她们改叫姑娘或小姐,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就是叫丫头也行啊,那两人若不愿意,她便只改她自己的。
      一行人在庵里吃了斋饭,便与三个可爱的小妮告别,至于那位掌门师太她只是第一天匆匆见了一面,后来再也没见过了,但也客气的请三人代为转告,然后便下山去了。
      太阳偏西50度的时候,一行人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张府。
      话说这张府原是朝廷多年前从一被抄家的高官手里籍没的,成为朝廷安排大臣们居住的官宅。
      如这样籍没回来的官宅其实非常之多。
      唐代政治斗争非常激烈,特别是从高宗、武后时期开始,政治斗争日益激烈化,大族豪门动辄破家灭门,随着各政治势力的角逐,权力更替频繁发生,而在斗争中失势的政治人物,其下属的私宅也随着主人的命运而改变所有权,住宅的官没现象便由此多了起来。
      张府说大不大,就小也不小,一座几百坪的院子,内有小二层。
      大门进去就是亭台楼阁花红柳绿相映成趣,二门便是前堂的堂屋,就是每家的正厅。
      正厅便是老爷待客的地方,左右各两间偏厅,左边一间是老爷的书房——张府的禁地(没经过老爷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入内),一间是孩子们求学的地方:思学阁;右边两间皆是客房,偶有男客需夜宿,便安排在此了。
      从堂屋两侧往内走,又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花园,园内有小型的假山流水花草树木相映成趣,两层的木屋围园而筑,一共六间,是正房夫人以及姨娘的住处,靠近楼梯左右两边的是两间库房,余两间闲置着用做客房。
      然后就是从一侧能容三人并排而行的楼梯向上,同样是一共六间屋,是孩子们住的地方,也

N00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