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书多了,他还真觉得待在这山沟沟没什么出息,空间确实太小了,没多少发挥的余地。反倒是任峰父母这时候态度已经基本不反对他的创业了。因为苗场的收入相比在外打工来说已经相当可观,而且还在增长中。家里的新房之前因为把钱投入到任峰的苗场里所以搁置起来了,现在父母又开始筹备建起来。
任峰在这些书中非常感兴趣的是一套关于循环生态园的书,越读越觉得对胃口。他把自己的理解和畅想写了信跟该书的作者沈易教授发了过去,不久就得到了沈教授的回信,对他大加赞扬。这让任峰非常激动,这是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后来他们通过信件互相探讨循环生态园的建设问题,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沈教授是个学者,很多东西有研究有远景规划,但现实中却并没有能够实现。而任峰的绿峰生态还在起步阶段,远远达不到实践的规模要求。任峰现在迫切地希望扩大规模。
他现在主要还是资金方面太短缺,另外,本村范围内空间也限制了他的发展,与苗场相邻的能利用的土地资源只有原村委会主任承包的农田和水库,从他那里想取得承包权几乎不可能。其他的要么是国家已经封林的区域,要么是其他自然村的土地,被村庄和农田所分割,不利于整体规划管理。
任峰决定还是找汪颖了解状况,看有没有其他的空间可以利用。
“行啊,任大地主,那片荒地到你手里整成聚宝盆了!现在还想再整块地?”汪颖调侃道。
“这不也是领导大力扶持的结果嘛!你看你管辖范围内还有没有空地?”
“好地儿呢,肯定是没了,整个十三铺村除了你们任家庄,其他十二个庄也都有山地,但也是各家各户自留地,我们村委也不好出面将它们收起来承包给你,你要是能像自己庄里一样去操作,我个人是很支持的!”
“那太分散了,每个庄相隔两三里山路,管理起来太麻烦,我又没分身术。”其实任峰没说这些地太同质化,做苗场这样单一的产业其实不是他的本意。
“那就没办法了,除非谁突然不愿意承包了,你可以转接过来。”汪颖露出无奈地表情,她知道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其实你们各个庄对自己庄原先的责任田还是很保守的,都是自己人才承包,你不是他们庄的就是想承包都不给你。”
任峰当然知道这些,虽然法律上这些都是国家的,但是每个庄都把这些当做自己庄的祖产,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像国家领土一样,神圣不可侵犯。也可以把这看成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吧,只是这个“地方”实在太小。
“难道就没一处公家的空地吗?”任峰自己也不太抱希望了。
汪颖手一摊:“恐怕就是这样了……等等”汪颖突然眼睛一亮:“还有两块地,你不说我还忘了,原来十三铺有一个集体茶场和一个林场,只是交通闭塞,运输不方便,再加上经营问题,已经荒废好多年了,这两处不算在封山育林区内。你要有兴趣的话,我想希望非常大!”
一说起来,任峰也想起来了,小学的时候学校还组织去采过茶,那时候觉得那地方路途好遥远。只是那里连马路也没有,只有人步行的山路,运输确实不方便,如果要修路的话,费用太高了。
“我先现场考察考察!要是可行的话再找领导帮忙!”任峰想先看看,这个事可比自己的苗场麻烦多了。
“等你的好消息!你要是把这个也盘活了,我这村官可就算没白当了!你可真是我的贵人!”汪颖笑道。
任峰只能嘿嘿一笑,这事可不能草率了,得容他先做好准备工作。
第十一章 新的一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