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4章 幽州割裂![2/2页]

汉起 赤血萌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战脱走。
      一行人过了洋河,考虑到渤海路远,从官道直奔安次泉州,最后到达静海,召集佃户,闭门自守!
      刘虞也不含糊,见拒马水渤海结冰,便于行走,发兵直接将静海团团围住!
      “刘虞将家父等人软禁在蓟县!”
      卢养愁眉苦脸:“公孙兄受伤不轻,当夜里就发高烧,服用汤药后略微好转。”
      刘备急问:“静海没丢吧?”
      卢养:“守是守住了,但刘虞遣兵攻城甚急,徐荣支撑不住,公孙兄上城墙,又伤了。。筋骨,医者要将养二三月!”
      “没死已算幸运!”
      刘备叹气道:“公孙兄向来以驱逐鲜卑为己任,刘大司马则以和睦边疆为方略,两人所争者,国策也!既动刀枪,岂会轻易和睦?”
      只是卖卢植个面子,表面暂且和睦罢了。
      刘备:“恩师不听我言,一意劝和,既误了公孙兄,又误了自己,哎。”
      卢养颇为尴尬:“家父也是好意!”
      “好意?”
      邴原冷冷地:“当时甚紧急,静海只凑了五千人守城,面对从上谷代郡乌桓鲜卑来的二三万人围攻!要是丢了静海,君侯在幽州可有立足之地?”
      卢养:“也是为了幽州儿郎少死伤些,实没想到刘虞不讲信用!”
      荀攸:“听州从事代郡程绪劝刘虞不可发兵,刘虞差点杀了他。民间有声音将刘虞比为再世光武,传闻来自何方,你就不想想?可见刘虞决心之大,野心之大。”
      卢养惭愧地无地自容。
      倒不是刘备邴原定要埋怨卢植卢养父子。建议,你不听!责任却要别人来承担,还不能发几句牢骚?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那是指孩子或普通百姓。
      翠故出自于左传,春秋时期的晋灵公生活奢侈暴虐残忍。赵盾和随会商量后,由随会劝谏灵公,灵公声称知错将改之。随会“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又开始时向善之人很多,最终能一直坚持的很少,希望灵公不要一错再错。
      果然,晋灵公最终没有知错能改,反倒是倒行逆施,一错再错,几次要杀掉不断劝谏着的赵盾,最终被赵盾反杀。赵盾就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
      政治人物,犯错就需改正,犯错就需要有人承担责任,晋灵公犯错之初要有人(如太后)打他两耳光或者伊尹放太甲于铜宫,后面也不会枉死。不论承不承认,既不断犯错,晋公之权必削弱,卿大夫则会乘机扩权,此后晋国终究为赵魏韩所分。
      卢植文武全才,在幽州名气太大话语响亮,又是师长一呼百应,比公孙瓒刘备都更适合统揽全局。卢植坚持调停,除了不忍幽州大乱外,未尝没有为自己和儿子捞取政治资本的打算。
      不趁犯错把大是大非基调定下来,削弱卢植卢养父子决策权,刘备和青州就无法取得后续主导权和战后分配权。没有利益,如何动青州将帅心士卒甘情愿出兵?
      ……
      士卒聚集粮草调拨非一日之事,卢养浑浑噩噩离开,回家等待。
      刘备与心腹们开作战会议:“刘虞这个时间抓得巧妙,必有高明之士为其谋划!”
      公孙瓒聚集军队,刘虞就改为和谈,待到公孙瓒之士卒回家过年,刘虞又突然袭击,这一手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深得兵法之要,玩得名将卢植公孙瓒也入套!
      邴原:“幽州别驾赵该从事张逸田畴皆智谋之士,谋划于内。鲜于辅齐周鲜于银阎柔等皆悍勇之士,统兵于外!而袁绍虎视于南!此危机之秋,当速发援军。”
      刘备一点也想不通,原本迂仁不善统兵的刘虞,竟然玩出如此花样:“赵该张逸田畴非奇谋之士,到底谁是改变刘虞的关键谋主?不弄清这一点,怕我等下步行动亦在敌手算计之中1”
      荀攸:“此人甚是高明,辛亏静海港冰封时间不长,刘虞所部和鲜卑乌桓人又不善攻城,静海虽死伤惨重,终究顶住了十几攻城。祁夫人徐荣的信使才能够南下求援,之前我们才能及时派出援军。
      如今,公孙将军已回到渤海郡主持渤海河间大局。幽州目前分裂为四块:
      中部西部之渔阳广阳上谷代郡属于刘虞,辽西属于公孙瓒,右北平分属刘虞公孙瓒。带方乐浪静海辽南属于君候。辽东属于公孙度。北方战事恐怕非一二月能结束!需做长久打算。”
      刘备:“”下一步。。当如何?”
      荀攸沾酒写出一字,又蒙住,眼中忽明忽暗,如同一汪清泉,又如同一口深井:“兄长也请写一字!”

第614章 幽州割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