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路宁谧的嚣狂纷乱[2/2页]

穿越之后我被巫女捡回家 殇逝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后的剧点完全是美国的庞麦郎。所有的思考矛盾点都极其浅显,非要深究一下的话无非就是受不了浮嚣的社会,这一点其实在主角每次不断地翻看电台和电视间都能体现。
      再转进一下,这样社会的成因,基本矛盾就要对准美国集体的学生时代反智主义了,然后状况延续到平民。这个转进其实非常有意思,片中大多数黑色幽默及反讽都将它表露无遗,被称为“素质教育宣传片”,简直恰如其分。这一点黑色幽默在最后男主对摄像机,对社会大众的诘问中淋漓尽致,他拿枪逼着主持人:“你们跳啊?唱啊!你们比他跳得更好么……当我们为了娱乐,而把弱者推向舞台,揭人短处,加以嘲弄,我们变成了怎样的人——我们的嘲弄令他们无地自容,甚至试图自杀。”
      这时斯蒂文,也就是美国庞麦郎讪笑着阻止了他:“弗兰克?”
      “怎么了,斯蒂文?”
      “我……我想自杀并不是因为他们嘲笑我,我想自杀,是因为,他们不让我上电视了。”
      这孩子的确脑袋有点傻,打断嘴炮是作死的选择。
      但是,他滑稽的笑容却构成了全片最大的高潮,这样的当面打脸,更加突出了我上述的内容——三观的代沟不是几句嘴炮就能打碎的,这时滑稽的斯蒂文娱乐笑容仿佛成了整个美国社会现状的集中表现,这是最为高潮最为反讽最为锋利,也最契合我心意的黑色幽默,基本跟结局观众感动几秒后马上换台的反讽异曲同工,而且更加犀利,毫不生硬。
      这时,主角的脸上满是愕然、悲悯与不知所措,他这才突然明白,面前的所有人根本已经无法用语言沟通,整个世界孤僻得似乎只有一人,无人理解孤独痛苦——可是还有人,尽管小女孩儿的许多看法幼稚,叛逆且偏激,但她一直是最了解他的一个,因为他们的基本立场是一样的,都站在了这个浮嚣社会的另一边。
      他回眸,loli认真地双目直视着他,有问询有信任,有坚挚——以及我并不知道是什么的让人为之动容的东西——她瞪瞪地注视着他,他一脸无奈,不知所措,看到她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安然与宁静,以及变了一种意味的无奈与认命:“youa
      ea
      ettygi
      l”
      这是她一直要他说的,说了就代表这个老男人正式将看待她的目光从小女孩变成女人,正式以审美,真正伴侣的目光看待她,接纳她。以往所有的道德与情感的战斗,在摄像机与警察枪械面前顷刻无存。
      她满意地露出笑容,道谢,顺势接枪——默契得像是排练很久一样,明明分别许久才重聚。
      民的故事没有英雄结局,尽管他们犹如自毁的进攻确像是殉道者,仿佛狂欢又宁谧的音乐将这一程公路旅途划上尾声,也将整个情绪完全推向升华与宁谧,这是与那个庞麦郎反讽不同的升华,这是仿佛电影最初杀婴一样,真正宁谧而归宿的升华。
      完全没有必要站在道德高点指责,我相信许多键盘战士在得知自己脑癌之后不会比男主角更高尚,或许目的还要低劣得多,也完全没有必要站在思想深点鄙薄,看到那么多“反观中国没有这样的反讽影片”,“男主太帅爆了就该杀光这群”,“不够爽啊没有跟loli上床”的评论和弹幕,其实就应该明白,电影的思想相比之下并不如何浅了,表达方式更是别出心裁。中国的反智或许并不在学生时代,而在步入社会之后的功利实用主义,而普遍程度,我觉氏惆,诸君自观即可。
      a
      a

一路宁谧的嚣狂纷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