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汉朝篇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弗陵(中)[2/2页]

史上最强文明祖师 穆无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后来吕太后驾崩,大臣们诛灭了吕氏各王,迎立汉孝文帝,天下之人才知道刘弘不是孝惠帝的真儿子。我身为武帝的长子,反倒没能立为皇帝,我上书建议为武帝立庙,也不被采纳。现在立的这个皇帝,我怀疑他不是刘家的人。”刘旦随即与刘泽等人谋划,声称刘弗陵不是武帝的儿子,而是奸佞之臣所立“伪帝”,天下之人要起来一致讨伐。并派人传布各郡县,以动摇百姓视听。
      刘旦制造好舆论后,就招集各地亡命之徒,充当士卒,又收聚民间铜铁,制造兵器,并不时亲自出外阅操;又征调百姓设立围场,在文安县进行大规模的打猎,藉此来讲习军队事宜,专待起事之日的到来。
      此时的刘旦,俨然以未来皇帝自居,出入僭用天子仪仗,左右近臣皆称侍中。郎中韩义等人多次谏阻,刘旦大怒,遂诛杀韩义等共十五人,可以说这里看出了刘旦的性格缺陷他好大喜功住注定不会成功,而刘旦还想要向燕国境内的汇通银行借款,而汇通银行以战争款项非朝廷不可贷款为由拒绝为燕国发放贷款,而随后燕国兵围汇通银行,在攻打无果后只能放弃。
      公元前86年八月,刘泽回到齐国都城临淄,意图谋杀青州刺史隽不疑,起兵与刘旦响应。事尚未行,被刘成得知,向隽不疑告发。隽不疑乘其无备,分遣吏役将刘泽及其党羽捕拿下获,奏报朝廷。
      刘弗陵招有司追查此事,牵连至燕王,按律当诛。刘弗陵念及骨肉恩情,诏令不治燕王之罪,而将刘泽等人正法。
      而汉朝的制度,吏民上书言事,霍光以领尚书先看(实际上霍光是先行批阅),遇有不好的,可压下不报。
      上官桀只有等到霍光休假沐浴时才能代替霍光处理奏章。于是上官桀趁霍光沐浴之机,将奏章送到刘弗陵手中,上官桀想通过刘弗陵把这事批复下来,而后再由他按照奏章内容来宣布霍光的“罪状”,由桑弘羊组织朝臣共同胁迫霍光退位。他们没有想到,当燕王刘旦的书信到达刘弗陵的手中后,就被刘弗陵扣压在那里,不予理睬。
      次日早朝,霍光已得知上官桀的举动,就站在张贴武帝所赠“周公辅成王图”的画室之中,不去上朝,以此要求刘弗陵表明态度。
      刘弗陵见朝廷中没有霍光,就向朝臣打听,上官桀乘机回答说:“因为燕王告发他的罪状,他不敢来上朝了。”刘弗陵下诏召大将军。霍光进宫,除下将军冠叩头自责。
      随后刘弗陵说:“将军戴上冠,朕知道那封书信是在造谣诽谤,将军无罪。”
      霍光随后说道:“老臣之事,陛下如何而知?”
      刘弗陵说道:“将军到广明亭去,召集郎官部属罢了。如果你要调动所属兵力,时间用不了十天,燕王刘旦远在外地,怎么能够知道呢!况且,你如果真的要推翻朕,也无须如此大动干戈!”上官桀等人的阴谋被十四岁的昭帝一语揭穿,所有在朝大臣对刘弗陵如此聪明善断无不表示惊叹,霍光的辅政地位得到了稳固。
      上奏书的人后来失踪了,官府追捕得很紧。上官桀等人害怕,就对刘弗陵说道:“陛下,小事不值得追究。”
      刘弗陵不听。之后上官桀一党仍然派人诋毁霍光,刘弗陵大怒道:“大将军是忠臣,先帝让他辅佐朕,敢有诋毁他的按罪处置。”上官桀等不敢再说。刘弗陵也因此更加亲近霍光而疏远上官一派。(本章完,未完待续。)

汉朝篇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弗陵(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