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和扬州也要开,并且杭州也要开,老家益阳县就算了,毕竟那里只是个县城。所有酒楼的厨师都必须来醉霄楼这个总部学习炒菜的做法,并且所以厨子必须是自家人,这也是防止炒菜的方法外泄,就算有人能够研究出来炒菜的方法,却不可能有醉霄楼的菜式更新的快,毕竟杨赢还有好多菜谱没有拿出来呢!杂货铺还是以卖桌椅为主,同时也要把一些好的木材制作的桌椅运到外地去买,有钱人可不都在长安。至于客栈杨赢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加强卫生服务,并且入住客栈就送醉霄楼九折卡一张,这也算个给客人的福利吧。
接着就是洛阳的产业了,洛阳的两家铺子都在南市,是洛阳最好的地段了,一家醉霄楼的分店,一家粮油铺子,酒楼就不说了,粮油铺子的掌柜杨赢要求他收购一个榨油的作坊,主要研究豆油的炼制,关键是杨赢觉得用芝麻油炒菜总有一股怪味。
再有就是老家益阳县的五个铺子了,这五个点是衣(布庄)食(酒楼)住(客栈)行(车马行)都有了,再加一个粮店,杨赢觉的把车马行放到益阳县太浪费了,建议把车马行搬到洛阳去,专做洛阳到长安两地的生意,虽然两地的主要运输是走水路,可是陆路货物运输一样的络绎不绝。这个提议得到了主管益阳县老家事物的杨健老管家的赞成,其实他以前就提议过杨久利,可是杨久利在秦王府每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对这个事情就不关心,没有家主的点头老杨管家也没办法,此事就一直拖着,杨赢这一提出来正中老杨管家的下怀,他是大力赞成,并表示自己亲自去办。布庄现在光买布,杨赢建议看看能不能扩大一下,雇佣一些个裁缝做成衣卖,毕竟后世的服装业可是很赚钱的。
最后到了江南了,扬州的郑松也是老娘陪嫁过来的下人,已经在扬州管理绸缎庄多年了,熟悉江南的事物,杨赢让他多买些茶山种植茶树,杨赢想要把炒茶弄出来,毕竟总喝茶叶末子也不是个事呀!再有就是让郑松也在扬州搜集大唐没有的作物种子,对于种子的收集杨赢是疯狂的,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高产作物对大唐的影响了。尤其是占城稻最早就是由商人带回来的,由于它的生长周期短,在江南种植可以收两季,如果真的能够找到它,就能大大的缓解大唐粮食缺少的问题。
还有就是派人去登州,主要是经营海带的生意,在大唐海带居然是喂猪的,人却不吃,杨赢都不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想的。这恐怕也和海带的烹饪方法大唐人还没有掌握有关吧,不过他们不会杨赢会呀,在后世他就特别爱吃海带,而且常吃海带还能防治大脖子病。正好现在大家还不知道它的价值,自己就必须得占先才成。派出的人选就是老杨管家的二儿子,这是老头子极力推荐的。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布置好了,杨赢又没人发了一本册子,这就是四角记账法。杨赢把它详细的编写成册,又给大家讲了一遍,还拿出了示范的账册,这样一看大家就明白了,各个管事更是对杨赢赞不绝口,都夸他是绝顶聪明的人,这种方法都想的出来。
事情都办完了,杨赢又请大家吃了一顿饭,然后就让他们回去了。管事们的家都在长安,只是去外地工作罢了,不然一家都搬到干活的地方,主家也不放心呀!老杨管家的家人都在益阳县老家,在长安又没有别的亲人,所以就和儿子留在杨府过年,杨赢很开心,毕竟过年嘛,人多才热闹嘛!
(本章完)
第12章 年终总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