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天下的学馆,书院。都要学习此文章,你看能不能让朕来作这个序。”李世民用商量的口吻对宋濂道。
宋濂想了想,如果要让此文刊行天下自然是皇上最好,也最快捷。不过跋文却不能再让出去了,于是便道:“序文由陛下来写,自然是最好不过,不过题跋之事却的由老臣来完成。”
“好,好,好,此事就这么说定了。”李世民答道。李世民为什么非要抢宋濂的作序之权呢?只因为他在玄武门囚父,弑兄,杀弟,还抢了兄弟媳妇当老婆,在士人中间名声太臭,急需要做一些事情挽回影响,正好碰到了《弟子规》这样的奇文,他怎么可能放过呢!
不过这些事情杨赢却是不知道的,他还在呼呼大睡呢。一直睡到了中午吃饭,杨赢才被叫醒。宋濂也已经从李世民那里回来了,吃过午饭杨赢再次被宋濂叫到了办公室,并且把上午和皇上所说的话,又和杨赢说了一遍。杨赢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不过听到了皇上要给他升官,还是比较高兴的。其实也不怪杨赢,他一个后世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大学生如何能明白《弟子规》的横跨出世所带来的影响。
中午时李世民也批完奏折会后宫去了,还不忘记拿着那卷《弟子规》,他要给皇后长孙看看。到了后宫长孙皇后早就让宫女们把饭菜都摆在案几上了,就等着李世民回来吃呢。
看到李世民兴冲冲的进来,长孙皇后就问道:“陛下什么事这样高兴呀?”
“观音婢,你来看看。”说着李世民就把卷轴递给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接过卷轴打开来看,看完就惊问道:“陛下,此文是何人所作?”
“是杨赢的六世祖杨济源所作,今日由杨赢进献了给朕,由宋濂呈上来的。”说着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长孙皇后说了,并且又问道:“观音婢,此事你怎么看?”
长孙皇后想了想说道:“杨家现在虽然是武勋世家,但是他们家祖上也是书香门第,之所以走武将之路也是被乱世所迫。要是说他家祖上做出此文倒是并不奇怪,说起来他家的情况和牛进达家的情况差不多。”牛进达家也是文官改走的武将路线,牛进达的父亲也是做过县令的,只是后来隋末乱世他全家都饿死了,他才改走的武将路线,毕竟乱世只有武力才是保命的手段。‘盛世文乱世武还是有道理的。
李世民听了长孙皇后这样一说,也觉得是有道理的,便对长孙皇后说道:“杨赢这孩子这次倒是帮了朕的大忙,此文一出就是不能堵住那些士人的嘴,也能转移一下他们的视线,久利死后,杨家就剩下杨赢一个人了,况且今年他才十二岁,朕忙于政务恐怕有些顾不到他,正好观音婢可以管教他,他要是成了才,咱们也能对久利有个交代。”
“是,陛下,赢哥这孩子就交给我了,有我看着他,就算他想走歪路也没那么容易。”长孙皇后答道。
杨赢这时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已经由长孙皇后掌控了,还傻乎乎的和太子承乾玩耍呢,不过《弟子规》这个事情算是蒙混过关了。
(本章完)
第3章 蒙混过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