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0章:电视墙[1/2页]

奋斗在九十年代 长胜之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尽管中国已经退出了wto,并且已经断绝了欧美的经贸往来,但每年秋季的广交会依然如期举行。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欧美,还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只不过,他们的购买力比不过欧美发达国家。
      但那是相对的,不是他们没有需要,而是没有钱,准确的说,是没有美金。
      而中国并不需要美金,少量的还可以,中国人自身也有出国学习与旅行的需要,也一样要用美金。
      多了中国就没什么用了,中国拿着美金反正也买不到美国的东西。
      所以中国与这些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采用的是货币互换政策。
      当然不是说中国需要这些外国货币,而是中国需要这些国家的石油和矿产资源,等于就是以货易货,只是用货币规范了。
      2001年的广交会规模宏大,有广交会主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分会场两个大型会展场地,与会的客商比前两年略少,只有八万多人,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中国企业的参展单位,却比前两年提高了50。
      这主要是以前中国是实行外贸准入制度,一般的民营企业都没有外贸资格,只有国营企业才不受限制。
      但自从实行经济改革以后,政府就取消了外贸准入制度,只以产品说话,同一款产品,优中选优。
      但即便是这样,也极大的提高了民营企业参与广交会的热情,所以这两年以来,参展企业是逐年提高,由原来的三千多家企业,暴增到近七千家。
      广交会几乎囊括了所有工农业产品与技术,也正是各国客商最需要的东西,特别是轻工业产品,中国几乎是世界工厂。
      这一年的广交会,与会的客商,发现了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做工精湛,材料上乘,但是价格也水涨船高,已经不那么亲民了。
      老话说的好,一分钱一分货,但这些发展中国家却要不了这么好的货,或者说大部分要的是便宜货,高档货只能釆购极少部分。
      但这就够了,以王勇当初的想法,外贸只是辅助,主要还是努力扩大国内市场。
      而外贸既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作为外汇储备,而是为了采购国家短缺的石油和矿产资源。
      所以国家每年规定了一个外贸额度,而不是企业想销售多少就销售多少。
      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国家规定了各国的货币兑换额度,这些外国客商,不再是拿着美元来中国采购,而是用兑换而来的人民币。
      这些人民币都是一定的,是中国需要购买多少该国的石油和矿产,才同意与该国兑换多少人民币。
      在这个过程中,是中国掌握主动,不再是用美元来衡量。
      应该来说,所有国际贸易,用美元来衡量最方便,因为各国已经习惯了用美元衡量物价。
      但中国不能这么干,既然要打破美元的强势垄断地位,就一定要与美元区隔开,哪怕吃一点小亏都在所不惜。
      那么人民币以前就没做过国际货币,那怎么来衡量人民币的币值呢?还有各国的货币都不稳定,又怎么来衡量各国货币的价值呢?会不会刚兑换了,这些外国钱币就贬得一文不值?
      这实际上都是各国最想解

第390章:电视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