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额,实在不忍心就这样把这一大章删去,毕竟也是辛辛苦苦搞了三四个时,想方设法切合背景,充实感情什么的,所以放这里啦,感兴趣的书友可以看下,没兴趣就算了,一天后删除。
…………
少林世界,福建新会县
林永康浑浑噩噩的跟随着人群走出城门,脸色槁枯,面若死灰。不只是他,这一行人,稀稀拉拉数百条命,人人缟素,神情麻木,远远望去,直如孤魂野鬼般游荡,看得人心惊、心悸、心颤……乃至心死。
今日是寒食的日子,知县黄青天念在县城被困八月,城中居民死伤无数,特向守军将领请求开城一日,好让百姓出城祭拜亲人。
新会县城是福建门户,水陆交通便利,是兵家必守之地,新会一失,金厦一地的明朝叛逆就能突破福建封锁,前往内陆与贼寇主力汇合,满清,便危如累卵。
年前,老本贼李定国率本部夺取新会,围了县城足足八个月之久,如今李部主力虽退,可新会清军仍不敢掉以轻心,城门须臾不会轻开。只是寒食将近,守军将领再三斟酌后还是同意了县令的请求,派了一队兵丁于城外戒备,城中也做了相应安排。或许,他也在惧怕着什么。
城门打开之后,便陆续出了百十名百姓往城外祭扫。路过城墙时,皆以痛恨万分的目光注视着守城清军,灰白的眼珠盯着他们,一动不动,显得分外诡异。再看那守城的清军,却无一不是沉默不语,对百姓目光中的仇恨视若不见,难得的没有对百姓恶言相向,更没有肆意鞭打,甚至连说话的声音都不敢稍大,似乎一个个全成了心善的菩萨。
人群中有些蠢蠢欲动,但看了看周围清军的刀盾铠甲,终究还是平静了下去,沉默中挪动出城。
城门初过,有人开始沿途飘洒纸钱,人群中这才有了点声色,不时响起声的念叨,伴着随风飘落的纸钱,却倍加凄凉。
人群以男丁为主,很少见到女子身影,偶有几个,也都是年迈老妇或是尚未及笄的女童。
队伍中有县衙的人在维持,路两侧不时还能看到佩刀持枪的清兵,和城门处的清军一样,这些清兵也大多不愿正面看这些百姓,有的更是直接别过脸去佯看其它方向。只有当那随风飘散的纸钱落在他们身上或脚下时,这些个清兵才会不为人注意的抽动一下脸颊,微微动容。
新会城中死难的居民被统一安葬在一块,说是安葬,其实也就是胡乱的挖坑掩埋,内中埋得也多是尸首不全的残骸,有的更是连尸骸也没有,只埋了些死者生前的衣物,很多堆得老高的大坟一看就知道不止埋了一人,也不知下面究竟葬了多少人。相比还有亲人知道的坟堆,那无主的孤坟却是更多,几乎占了这乱葬岗的一大半。
近乡情怯,近坟情慌。
祭拜的队伍终于来到这乱葬岗时,人群中那抑止不住的哀思便再也无法忍住,也不知是谁家的先哭了起来,片刻之后,这乱葬岗上已是哭成了一片。那哭声撕心裂肺,叫人听着宛如刀割。
远处听到哭声的清军根本不敢过来看上一眼。
林永康没有哭,十天了,他哭过,疯过,恨过,也自残过,而今泪已流干,血也干涸,他已经不想再做出任何反应了。唯一的念想,便是借着这祭祀,去陪伴自己的父老妻儿,只希望那些差役大爷,能秉着些许怜悯,将自己葬在眼前的坟里。
即使,这是一座空坟!
是的,这是一座空坟,里边什么也没有。十天前,饿疯了的清军闯进了他的家中,当着林永康的面将他在襁褓中的康儿活活摔死带走,九天前,当清兵再次冲进林家要捉他时,父亲林善相挺身而出,愿为儿代死,母亲何氏则挺而愿为夫代死,媳妇赵氏亦愿为婆代死。最后,清军杀了林善相和何氏,尔后又在三天后过来杀了赵氏,眨眼间,硕大的林家只留下他,这个毫无用处的书生,一个怯懦窝囊的秀才!
他还记得媳妇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带我走吧,他年纪大,又是男人,肉不好吃,我年轻,这身上的肉细嫩,可以让兵爷好生大嚼。”
好生大嚼啊!!
他埋头,哀嚎,两行血泪自眼角流下,划过苍白的脸庞,滴到地上,渗入土中。他以为自己早已无泪可流,无法可哭,没想到,泪已干,血仍存。
他忽然不想死了,难道自己就这样空着两手去找他们么?空荡荡的一座坟,没有纸钱,没有衣冠,甚至没有他们的骸骨,自己能找到他们么,即使找到,零零碎碎的,自己能认出他们么?至少,得有他们的脑袋吧……
对,脑袋!
他疯了一样的跳起,扑到一个黄衣衙役的身上,完全忽视了差役手中开锋的利刃,神经般大吼
“脑袋呢!我妻儿父老的脑袋呢?!”
他明明记得,那口锅,那口炖了他的儿子、他的父母又烹着他妻子的锅里,他们的脑袋是完整的。他分辨的出来,他明明记得!那现在在哪里,为什么是空坟!!
他盯着衙役,血从他的眼里流出,滴到衙役手上那苍白的刀锋上。林三不安的转过头,他是跟着知县从外地来的,没有亲人在这里,侥幸挨过了这几天,没有吃人。但他还是不敢看林永康这个本家的脸,更不敢举刀。
“找不到了”他哆嗦着,流着泪,紧握着刀柄却止不住刀尖的颤“都找不到了,所有碎骨埋在一起,没有人分得开……”
眼血顺着刀尖滴下
周围的百姓站起身来
众多差
番外篇—林永康背景 可忽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