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醉汉,尤其善于打砸。
6吸毒者,威胁医生索取杜冷丁。
7地痞混混。
8容易激动的儿科患者家属。
对话策略:
统一回复口径:情况复杂,不一定能保证治好,但是一定尽最大努力为您治疗。第一时间告知安保人员,诊疗时必须保证房间内有2名以上男性医护人员在场,以便控制局势。
武器装备:
1辣椒喷雾剂: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该物品体积小,重量轻,方便随身携带遇有危险马上喷射,绝对不会伤及生命。很多医生都是一辈子没有打过架的人(尤其女生),一瓶辣椒喷雾剂直喷对方眼睛,足够为您赢得宝贵的逃跑时间。
2橄榄球头盔:据不完全统计医闹的主要攻击目标在于头部,而唯有橄榄球头盔质地坚硬可以360度全面无死角保护医生头部安全。
3防刺背心:如果当年哈尔滨的王浩有一件防刺背心,或许可以幸免于难。
4防刺手套:对于外科医生而言,一双灵巧的手就是饭碗,为防止在混乱打斗中导致手部伤害所以防刺手套必须人手一副。
5轻便跑鞋:甭管有事没事,见状不妙马上撒腿就跑……万一真没事你就再回来,全当锻炼身体了。
6确认自己的血型并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方便紧急抢救使用。
7口袋中随身携带紧急报警装置,遇有危险马上通知全体医院人员前来支援,保卫人员也可以及时锁定目标并报警。(另外,微信也是一个很好的预警平台。)
8手表,戒指、项链就尽量不要带了。眼镜随时摘下防止造成伤害,脱掉白大褂混入人群这是基本常识。
场地逃生锦囊:
走廊
1走在楼道中必须有同事陪伴。
2偶尔转头扫视背后有无自己面熟但却形迹可疑的患者。
3应在楼道安装高清监控器,保留资料。
4留意走廊中身边的办公室门是否打开,遇有危险立刻闯入任一房间迅速关闭房门。
5全院人员必须熟悉医院的逃生通道。
办公室
1房间内应安装监控器,记录诊疗过程。
2千万不要背对门口!千万不要背对门口!
办公室中医生必须面向门口坐立,桌下有辣椒喷雾剂。
3办公桌下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办公室内避免出现尖锐物品,防止袭击者顺手夺取,情急之下医生可以使用病历夹椅子进行防卫。
4办公室内设置大型储物柜,危机时刻可以随时推到,抵住房门防止惨遭群殴。
5若不幸被围困可以马上求饶,记住,医生只是医生,不要冒充烈士。
6一楼人员应在窗外放置桌子以便及时跳窗逃生。
7二楼人员跳应在窗外设置缓冲装置,方便及时跳窗逃生。
上下班路上
1万一不幸出现纠纷则尽量选择高峰时段人多拥挤处上下班。
2尽量改变日常出行线路,不要给对方下手机会。
3尽量避免一人独处,最好有同事朋友陪同。
4尽量避免前往偏僻地方,停车场,夜间小路等没有监控设备的地方。
5及时更换手机号码,避免骚扰。
6避免将老人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可能会有人登门道歉。
几大禁忌:
1不要大意:生命只有一次,谨慎对待。
2不要争辩:遇到情况马上撒腿就跑,一般人面对突然袭击会立刻陷入慌乱,回神之后本能的想要争辩,理论。然而就是这惊愕的几秒钟很可能遭受更加致命的袭击,努力培养见状不妙马上就跑的求生意识,在对方发动第二次袭击前立刻拔腿而逃,同时大声呼救报警。
3拒绝私了:要让坏人知道疼。
发生之后:
1立即前往监控室保留监控录像,这是证据。
2保护现场并进行拍照。
3及时报警。
4及时救治伤员。
5验伤并出具验伤报告。
如何辨别医闹和自救:
警惕遇到这九种患者需格外谨慎
1看过3名以上专家;
2满嘴都是专业术语;
3和你探讨手术怎么做;
4一见你就泪流满面,说你是救星,甚至下跪;
5到处是疼痛点;
6行为古怪;
7总皱眉头,面相不善,尖酸刻薄;
8一上来就问,我这病是不是被xxx误诊了?
9叫谁治疗过给我治坏了。
指标中有3条符合,纠纷发生可能性大;指标为5个或以上,肯定会产生纠纷。不管是否百分百就是如此,大家可以参考,提前做工作,避免隐患。
医生自救指南
1、不要为了各项指标放低入院或手术门槛;
2、不要收治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病患;
3、不要在病患面前评论同行的诊疗方案;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8、大家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周围的同事,有纠纷时红脸白脸一起唱,但家属一旦动手周围人千万不要劝架,赶紧抄家伙并肩上
《最终诊断》来源:
496.特殊的见面方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