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414.临床经验[2/2页]

我真不是医二代 号西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模样就能准确判断出问题出在了哪儿。
      他当然不是神仙,不可能只靠一眼就能下判断。想做到这一点,就得靠调度提供的信息,在短短几分钟的车程里把该做的鉴别诊断全做一遍。
      “说说看,为什么老太太半夜肚子会不舒服?”祁镜的问题不会因为李阳雨沉默而停止,“还有手臂上的水疱到底是不是带状疱疹?”
      “应该是带状疱疹吧,至于肚子”李阳雨有些尴尬,“带状疱疹会导致肚子不舒服吗?”
      “我给你的那本书里有写。”祁镜没说答案,而是给了个具体的页码,“219220页,里面有疱疹病毒感染的各种分类,这也是内科急腹症需要鉴别的一项内容。”
      “哦哦,知道了,我回去就翻。”
      李阳雨记下了这些数字,没一会儿车子拉着警笛,开进了区中心医院。
      下级医院出现问题转上级医院其实是件很寻常的事儿,无尿也未必真的是肾脏出现了大问题,说不定还有其他情况。就算真的是肾脏出现问题,也是急性损伤,合理治疗后完全有转圜的余地。
      要赔偿要打官司完全可以等病人治疗后慢慢找医院医务科详谈,再不行还能走法律程序。
      但这位病人的家属却选了一条下策,闹事。为此,一场普通的转院竟然把巡逻民警都给叫来了。
      三人下车再看,医院的门急诊大厅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祁镜粗略估计在闹事的就有不下30人。再加上周围的大量吃瓜病人和其他群众,这阵容比起三甲拉横幅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好了好了,救护车来了!”
      一位年轻民警被众人围在中间,看上去也有些顶不住:“先把病人送走行不行?你们在这儿闹有没有考虑到病人的身体情况?”
      然而声音就像淹没在潮汐里的一朵小浪花,出来露了个头就被无情地吞没了。
      眼见失态在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祁镜看向余刚:“老余,拉警报。”
      余刚点点头,一声不同于刚才的警笛声在门急诊大厅门前炸开,同时给当值民警一个重新掌握话语权的机会。
      “大家冷静点,现在我们民警到了就交给我们处理。”刚才那位年轻民警跑出了“包围圈”,说道,“病人肚子还痛着,小便也尿不出,还是尽快送大医院去。你们在这儿闹,能有什么结果?”
      这时一旁的老民警换了个口音,又把这些话重复了遍,这才把人疏散开。
      不过在走之前,他们这些人也不忘放狠话。为首的几位大概是病人的某些远房亲戚,商量了两句后便指着躲在一旁的一位医生,大骂道:“万一我姨妈要是出了事儿,一定要你们好看!”
      好说歹说,人潮才慢慢退去。
      “谢了。”
      两位民警上前谢过了余刚,一个个摘下帽子擦了擦额头滑下的汗珠:“怎么一个个都那么能闹,感觉最近医院也不太平,病人家属也是越来越狠了。”
      “大概是秋天天气太燥了吧。”老民警无奈地笑了一声,“往年秋冬季也是闹事的高峰期。”
      这边松了口气,轮到了祁镜上阵。解决掉了场地周围的人,他总算可以安心地给病人做些简单体检。
      不过出于自己的喜好,他在做急救的时候,只要情况不严重都会和病人亲属聊上几句:“刚才那个是谁啊?”
      “我表弟。”家属看着远去的人流也是抹了把汗,“要不是这医院欺负人我们也会这样。”
      “看他刚才那样还挺厉害。”祁镜随口说了一句,然后给老太太的腹部做了个叩诊,然后笑道,“是不是觉得小肚子涨啊?”
      “嗯,不仅涨还觉得很痛。”老太被折磨了一晚上,确实很辛苦。
      站在一旁的区中心医生解释道:“我昨晚上就查过,肾区无明显叩击痛,结合她手臂上的水疱应该是个疱疹病毒感染内脏器官导致的腹痛。给挂上了阿昔洛韦,我还特地告诫过护士要慢滴,不可能是药源性损伤。”
      “那我妈为什么会没小便?”儿子似乎还没平静下来,“肯定是你们医生打了反针,把人打坏了。”
      对于这种一出现问题就时刻准备着反咬医生一口的患者,任谁接诊心里都不会好受,所以言语上肯定冷漠对待:“开玩笑,刚验过肾功能都挺正常的。”
      “那小便呢?”
      “这病太诡异了,我哪儿知道,所以才要你们转院啊!”
      “庸医!”
      两人眼看又要吵起来,刚歇上会儿能喘口气的民警又不得不上来调解。
      进临床前十年,祁镜会认为临床经验是个好东西,能让他快速找出病因。那种诊断之后的快感,恐怕只有医生自己能体会。
      但当在临床工作了十年之后,祁镜忽然发现,临床经验也未必是个好东西。这时,他终于意识到万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不是一句空话,有时候临床经验过于丰富反而是一种负担。
      过多的经验会成给人一种既视感,加上多年工作积累下的自信心,就会让医生深信某一诊断,反而忘了问自己一句为什么。
      祁镜在成为主治慢慢向副高的位置攀爬时,就会时不时遇到这些问题。最后摆脱这种错觉用了他足足三年,这大概和他原本就强势的性格有关。
      而这位病人得情况一开始就给了祁镜一种既视感。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aonclickdivid

414.临床经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