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七节[1/2页]

贫家女的逆袭 小鱼平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嗣、杨延朗任沿边巡检,在对辽战争中勇于战斗,声威不相上、下,被边民誉称为“二杨”。为嘉奖二人的功绩,四月赵恒委任保州刺使杨嗣、莫州刺使杨延朗各为本州团练使。
      七月,朝廷以王显为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负责河北西半部防务,杨延昭任前阵钤辖。
      十月中旬,萧太后、辽圣宗再次亲率辽兵入侵大宋,杨延昭与杨嗣等会师威虏军,都部署未出兵,杨延昭与杨嗣等伏精兵于羊山之西,自北掩击,且战且退,诱使辽军进入伏击地,伏兵突起,宋边防前阵张斌部与辽兵交战于长城口(今河北徐水西北),辽兵所持皮制弓弦遇雨失用,伤亡惨重,败走北撤。宋军擒获其名王、贵将十五人及羽林官印二枚,斩首两万级。辽军先胜后败,杨延昭、杨嗣等部队损失也不小,辽军只得班师回朝。
      大败辽军赵恒很高兴啊,他对有功之臣进行嘉奖。
      王显上奏说:“陛下,臣原先奉诏令在邻近边境处布阵,以及应该支援北平控制的道路。但是敌军骑兵却已经穿越亭障,臣的前阵虽然取得胜利,但终究违背了诏令。”
      赵恒知道战场上变幻莫测,如果因为一纸诏令让宋军失败了,那才是贻误战机,所以赵恒连忙抚慰将领,让他们便宜行事。
      集贤院主持收藏、校勘典籍的官员李建中言太清楼丛书中存有谬误,宜重加校订。
      赵恒听了李建中的话就去阅览太清楼群目,发现其中缺失不少。
      赵恒遂诏令天下收购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等官府藏书处所缺藏的书籍,每卷付值千钱,卖书上三百卷者,许被量材录用。
      陕西镇戍军(今宁夏固原)屯驻军队之后,需求大量粮草等用品,加之来往输送,耗费巨大。
      十二月,陕西转运使刘综等上言镇戍;军一带川原广衍,地土饶沃,若置屯田,定能获利。
      于是赵恒根据其建议,让刘综等人在军城四面建立屯田务,开垦田地五百顷,安排下军二千人,置耕牛八百头,进行垦种。又在军城近北至木峡口、军城前后各置堡寨,约地土分种田,兵士将牛具就寨居泊,无寇则耕,寇来则战。并命知军李继和为屯田制置使,由其自择使臣充四寨主管,每寨五百人充屯戍。从而将戍边与耕种结合起来,减轻了供需输送之负担。
      田锡,字表圣,原名继冲,嘉州洪雅(今四川洪雅西)人。倾慕唐朝名臣魏征的品德为人,以谏诤为己任,多次上书直言时政得失。
      六月,田锡奏称以前写成的《御览》只是分门类记事,愿抄略四部,另著《御览》三百六十卷,备皇上日读一卷;再采集经史书籍中的精要之言著《御屏风》十卷,以助总结治天下之道。赵恒高兴地接受了,并让史馆提供著录所需的群书。不久,田锡先呈上《御览》三十卷、《御屏风》五卷。咸平六年冬,田锡卒,官终于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疑《御览》未全部完成。<

第七十七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