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 北郊的战术[2/2页]

亲爱篮球 蓬高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油漆区,没有洞察到孟佳奇的李云起,出手上篮,
      却在出手的瞬间,被孟佳奇狠狠的帽下。
      “帽了!”
      “孟佳奇终于发威了!”
      皮球被拍出界外。裁判没有吹哨,
      “南丰队球权!”
      “可恶,我差点都忘了,北郊队还有你,孟佳奇!!”
      “第一步,先拿你开刀!”
      “然后就是沈云!”
      “哦?”
      “难道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你们教练能得到我们球队的战术?”
      “为什么,我也想问!”
      “因为我就是那个告密者啊!”
      “哈哈,出卖自己的球队,你的好处是什么?”
      “好处?你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你想让球队以你为核心,让舒延炼在外线给你提供火力支持?”
      “可是教练他偏偏要以舒延炼为核心,以穆德为第二攻击核心,只把我放在第三进攻点……”
      “说实话,你教练并没有错,你自己可能不知道,你的打法存在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你的攻击范围太小了!而且你太占球权,这样,就会让你的队友长时间摸不到球,手感就会变得冰冷,这就是为什么你们会在选拔赛输给我们!”
      “选拔赛,不过是你们侥幸!”
      “侥幸?”
      “实话跟你说,在和你们比赛之前,我和沈云一直在斗牛,之后又因为找体育场而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不然,你们不可能只输1分!”
      “是吗?既然你这么说,我从现在开始,就要防死沈云,没有沈云在,你李云起的得分,还能看吗?”
      “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让你看看,和沈云一起训练的成果!”
      “哦,我到想看看,你们现在的实力!”
      外线,李云起发球,接到球的沈云,面对卜替的防守。犹豫一下之后,看到李云起眼神中的斗志之后,果断回传。
      接到球的李云起,第一次面对孟佳奇的防守。
      由于天生的身高优势,以及与身俱来的防守能力,孟佳奇在防守端,前所未有的自信。
      居然放了李云起两步。
      首先,他知道李云起有一手突破,而且速度很快。
      其次,他知道李云起在亚锦赛上投过3分。
      看似放了两步,让李云起投篮,实际上,他有信心在李云起出手的时候用速度和弹跳,正面帽下李云起的投篮。
      毕竟自己的身高比李云起高了足足十公分!
      两步的距离,却能让他弯下腰,伸手几乎能够到李云起膝盖的距离。
      “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防守,有点麻烦啊,这个人的速度我领教过,身高臂长,一旦第一时间不能拉开他两个身位,结果很可能像上次一样!”
      面对这样的防守,如果是沈云,他会怎么做呢?
      这个时候,李云起突然想到沈云之前经常用的一个招数。
      停球,右手单手持球,举向头顶!摆出投篮的动作。
      动作很慢,
      而看到李云起停球,孟佳奇第一时间就贴了上来!
      见对方主动向前施压,李云起嘴角微微上扬,手腕一收,马上传球给三分线外的沈云,然后往沈云的右侧移动。
      这样的配合,沈云心领神会,在接球的瞬间,就把球继续回传。
      跑到沈云的身侧,利用沈云身体,这个天然的屏障,李云起果断把球给投了出去!
      ‘嗖,
      3分命中!
      “李云起也开始得分了,并且也是一个3分!”
      “之前李云起的3分不怎么样!”
      “是的,但在他加入国家队之后,又和沈云一起加入南丰的这段时间,他的3分好像提升了很多!”
      “沈云应该就是那种能帮队友变好的球员!”
      球场上。
      “这防守,看来这几个月,你没什么进步啊,孟佳奇!”
      “而我们每天都在拼命的训练,别人都在进步,你止步不前,就说明,你已经落后了!”
      “你不会以为教练都瞎,如果你真的很强,教练难道会放弃你?”
      “侥幸进一个球!”被李云起以这样的方式得分,既要承受他的冷嘲热讽,心里有苦却说不出,这个时候,孟佳奇的怒火被激发了出来!
      道进攻方,穆德继续单打断水,
      眼角中且留意沈云的动向,
      地位推进,见沈云补防,第一时间传球。
      卜替三分出手,球进。
      这样的进攻方式,让沈云再也不敢轻易去补防内线,因为这样,只会让他得不偿失。
      轮转进攻,李云起把球交给沈云。
      如法炮制,沈云在底线传球给低位的断水。
      到进攻方,断水就显得有些自信,和穆德的背身单打不同,他选择持球进攻,这样能在他表现出自己的运球实力!
      (本章完)

第63章 北郊的战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