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练形意拳“练脑子”比练拳脚要快,脚踏中门抢地位[2/2页]

开局签到刑警队 我喝毛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眼前,你脑中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擂台上别人比你快时,你很容易陷入这种境况,俗称被打傻了。
      雷雷就只这么被打的。
      职业选手上擂台多了,会适应这个现象并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自己的影响。
      形意拳另辟蹊径,它会利用这个东西,这就是形意拳的高明之处。
      形意拳会把你脑中瞬间的那个空百变成起意。
      它把那份迟钝,用意使劲填满,用有意刺激无意,最终使你动用下意识填补这个空白。
      这哪是什么散打拳击能够比的。咱们的祖先很高明的。
      这份利索不单单是指崩拳的,但崩拳的这个利索确实是从这儿来的。
      脚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形意拳古谱云“应战对敌,皆本诸身,而实所以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
      所以,历代形意传人非常重视在“步”上下功夫,积累了许多好的训练内容,总结了不少经验体会。
      其中,“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脚踏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就是用一点睛之笔,描述了形意拳“步”的特点,成为研习形意拳理法的一句名言。
      练形意拳讲究浑身要“一动而无不动”,即“内五行要动,外五行要随”。
      就此而言,“步”除了确保五官百骸动态下的身体稳定,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完成“站位”。
      在这种状态下,“步”实际上是靠“暗腿”的作用成为了实施攻防基础。
      所以,“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腿蹬,脚踏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这句拳谚的含金量非常高。
      通过“踩”、“蹬”、“夺”三个字,阐示了一种神手也难防的绝技——暗腿是讲脚落地时要实,“如踩毒虫”;
      “蹬”是讲后腿的暗劲,是身体“起无形,落无踪”的主要动力;
      “夺”是讲“起是去,落是打”一霎那间“意要胜人,身要攻人,步要过人”的要求和效果。
      形意拳的腿法不复杂、不夸张、忌讳花法。
      所以有些人在没领会形意拳暗腿功夫的情况下,往往认为形意拳腿上没东西可学。
      因此,搞懂这句拳谚,就找到进入形意拳“脚打七分手打三”的门径了。
      形意拳的步法中最常见的是前蹚后蹬,一步一拳。
      即后脚蹬劲尽力催前脚,前脚尽力前蹚,前脚落地后,后脚做跟进,呈前脚占三成、后脚占七成劲的形意拳的“夹剪步”即回归三体式。
      “消息全凭后腿蹬”就是此前蹚后蹬步法的功诀。
      这种前蹚后蹬步法从脚步转换到身体定位,是体现形意拳“打人如亲嘴”、“打人如蒿草”基本风格的诀窍。
      静观形意拳擂台赛上的一些选手缺乏功力和风格,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掌握这种前蹚后蹬步法的功夫。
      抢敌中位也是讲形意拳的步打。后脚要蹬出劲力把前脚催出去。
      催不出前脚,全身皆空。
      后脚一蹬,前脚一趟,内外五行俱动,四梢一齐,六合归一,形成束身而起,展身而落,“束展二字一命亡”。
      形意拳与人交手最注重脚踏中门,但这种前蹚后蹬步法的劲力也同样适用于进退、纵横、高低、反侧等身法,所谓“拳去不空回”。
      例如后退时,绝不空回,要“落手如钩杆”般搭在对手身上,前脚发暗劲,浑身向后一抖一扯,退也是打。
      练习形意拳如后脚不蹬,前脚不是蹚出去而是迈出去,脚落地时既无力道,腿也无弹性,形不成“打法定要先上身,脚手齐到方为真”的形意劲。
      (本章完)

练形意拳“练脑子”比练拳脚要快,脚踏中门抢地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