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他出兵卫国的借口么?
这封信是齐国再次催请卫洵的信,看得出卫洵也正头疼此事。
我从太监手中取过锦帕,擦拭干净手后,蘸了些脂膏,在他太阳穴处轻轻揉着。
四下寂静无声,他紧蹙的眉宇也渐渐缓和。
许久,他问道,“你怎么看?”
我将准备许久的腹稿照实说出,“当初勾践卧薪尝胆,刘病已在民间养精蓄锐数年,谁的处境不艰难。陛下以前被允王用太妃和公主的性命威胁,可也曾怕过,退过?”
见他沉默,我继续大着胆子道:“陛下心中只怕早有决断,却因如今皇位所束缚,所以一时纠结罢了。”
他抬起那双清明眼睛,静静看我一瞬,将手重重按在扶椅上,“不错。就算是鸿门宴,齐国也是非去不可的。只是我若走了,卫国又有何人坐镇?”
我将书信收于一旁,心中已然将朝中人员的名单过了一遍。
卫洵登基后,为了巩固人心,所以朝堂上并没有大幅度换人。除了兵权依然还在自己手中以外,财权、吏部都还是原来的人员。
早前的宰辅崔相罢免后,他的学生宋湛被推举为相。
那宋湛为人世故圆滑,尤其是卫洵登基后,他竟然是第一个俯首称臣的人,让人不得不小心谨慎了。
“听说中书令的位置尚且空缺,陛下不妨再提上一拨人。那么宋相便是有什么心思,也不得不想清楚在动手了。”
说起来,朝中只怕也只有中书令一职可以与宋湛抗横了。
“只是先帝在时,就已经废弃了中书令,如今再次设下,只怕朝中会引起轩然大波。”
“陛下。”我我我握住他的手,“中书令的废与立,都只是天子的已激活。重要的是为何而立,为何废。如今,陛下可还有更好的法子。”。
他略略思索,回握住我的手,“孤明白了。”
第352章 中书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