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想来也是。
      北方的蒙古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辽东的建奴。
      西南的土司,东南的安南,占城,都已经解决了。
      剩下的自然就是西北的叶尔羌、准噶尔和乌斯藏了。
      “朱大人,本官看你来的时候,有不少的商人随行,不知他们此来……?”
      “呵呵,他们就是来这里建立工坊的。”
      “朱大人,此事你和林大人沟通过了吗?”
      杨嗣昌问道。
      他们几人在这里说的再热闹,如果没有当地官员的支持,那也是白搭。
      刚才说的林大人,就是甘肃巡抚林日瑞。
      “朱某就是从甘州过来的,此事已经和林大人沟通过了,眼下甘州还有些公务需要梳理,想来过几天林大人就会到达嘉峪关了。”
      “林大人也要来?那可真是太好了。”
      三人又闲聊几句,洪承畴看到了朱弘林的疲惫之色,于是说道:
      “朱大人,这时候也不早了,我二人就不多叨扰了。”
      “二位大人慢走。”
      “朱大人留步。”
      朱弘林也是刚刚抵达,实在是有些累了。
      所以也没有挽留。
      好好的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
      趁着天还不热,一行人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地方了。
      洪承畴也抛开军务,跟着他们到处奔波。
      过了没几天,甘肃巡抚林日瑞也到了。
      好嘛,这下子,队伍更加壮大了。
      但是,经过实地了解之后,所有人都认为,这地方,不是一个适合建造工坊的地方。
      也不适合作为大明西进的前哨基地。
      最大的原因就是水源的问题。
      要知道,这里本身就已经驻扎了十数万大军。
      若是再加上那些工匠,以及工坊用水。
      那水源是绝对不够。
      最终,林日瑞还是建议道:“钦差大人,本官觉得,还是把工坊建在甘州吧,那里无论是人口,还是水源都足够工坊使用。”
      “朱大人,本官也觉得把工坊建立在甘州比较合适,嘉峪关毕竟是个军镇,也不适合建立工坊。”
      洪承畴也从自己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朱弘林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以常宝喜为首的商贾们。
      后者也是点头道:“大人,草民觉得两位大人说的有道理,等到工坊建立起来,所需要的人力,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们必须要保证他们的生活。”
      “好,既如此,那就把工坊建立在甘州,那里距离嘉峪关也不是很远。”
      朱弘林拍板道。
      接着,又看向林日瑞问道:“林大人,您觉得是把所有工坊都建立在甘州,还是分开?”
      “钦差觉得呢?”
      说实话,林日瑞和大多数的官员一样,对工坊的事,不是很清楚。
      所以,他轻易的不想发表意见。
      朱弘林想了想说道:“依本官来看,干脆把所有的工坊,都建立在甘州,一是便于管理,二是也方便以后的运输。”
      转头看向常宝喜他们,继续问道:“你们觉得呢?”

第669章 工坊选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