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把大明这两百多年的积累,再重新整合一下。
      不说别的,王阳明的心学,郑和留下那些航海资料,李时珍他们这些医者留下的医学资料。
      还有那些天文、地里、数术、农业等等这些东西,在大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些东西,就应该著书立说,传之后世。
      同时,也要给大明的这些文人们,找点事干。
      想到这里,朱由检对黄道周说道:“黄卿,朕这里有一桩机缘,你要吗?”
      “臣请陛下吩咐!”
      “现存的《永乐大典》要尽快的刊印出来,另外,由你和徐光启徐卿,牵个头,组织人手,在《永乐大典》的基础上,再将这两百余年的所有书籍、学说,整理一下,编入大典。”
      听完朱由检的话,黄道周的身体都颤抖起来。
      著书立说,尤其是修建这种旷世奇书,对文人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臣……臣必不负陛下所托!臣一定肝脑涂地!”
      “行了,起来吧,朕丑话说在头里,这部《永乐大典》一定会流传千古,朕不希望成为某些人宣扬自己学说的工具,明白吗?”
      “对于任何学说,一定要客观!客观!客观!”
      朱由检说到后边的时候,面色已经是极为的严肃了。
      黄道周也明白皇帝的意思,郑重的保证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做到不偏不倚!”
      “嗯,让徐光启和宋应星和你一起,另外那些是林中的人,你也要仔细的筛选,辨别,这是一件千秋万代的伟业,卿要谨记!”
      “臣明白了!”
      “好,朕会让内府给翰林院拨付钱粮,卿且退下吧。”
      “臣告退!”
      朱由检现在有些体会到永乐大帝当时的心境了。
      文治武功,朕都要!
      很快,宋应星和徐光启两人,也接到了朱由检的旨意。
      两人也是万分激动,在接到旨意之后。
      二人联袂入宫,向朱由检谢恩。
      后者又是郑重的交代道:“两位卿家,你们在编纂的时候,要注意,有些最尖端的技艺,是不能传播出去的,知道吗?”
      二人心里也是一凛,忙是应道:“臣遵旨!”
      “书成之后,朕会亲自过目,审核,尤其是你们两人负责部分,像是天文、地里、自然科学等等。”
      “臣遵旨!”
      黄道周回到翰林院,宣读了朱由检的旨意之后,整个翰林院都沸腾了起来。
      翰林院实际上就是皇帝秘书机构,负责接受皇帝的咨询,起草诏令,负责一些文书的往来,也是朝廷储才的地方。
      甚至一度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潜规则。
      但是,自从朱由检登基一来。
      大明的翰林们,就剩每日看书或者是起草诏书这些事了。
      就连经筵都从来没有召开过。
      现在竟然直接接了一个大活,怎么不让他们激动呢?
      黄道周也是广发英雄帖。
      士林中的许多人,都接到了黄道周的邀请。

第650章 永乐大典的下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