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都是纷纷告辞。
      最后,只剩下一些有爵位在身的,还和苏元民在那里嘀咕着什么。
      徐久爵压低了声音问道:“苏公公,不知公爵的府邸,是什么规制的?我魏国公一脉,在新城也有府邸吗?”
      苏元民先是看了一眼那些离去之人的背影,然后才说道:“公爷,有,建新城的时候,您这些勋戚的府邸,就已经规划好了,公爵府,占地不超十亩。”
      “您的府邸,奴婢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九亩地多一点。”
      “哈哈!好!”
      张之极却是在旁边翻起了白眼儿。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公侯府、府衙、官邸还是民居,其最重要的建筑是正殿、正厅,正堂,正房。
      从皇宫禁城,到寻常百姓家的院落,其建筑等级有着严格的划分。
      朱由检在建造新城的时候,就有意弱化这种阻碍社会发展的糟粕。
      毕竟以后还会出现十几层,几十层,甚至是上百层的高楼。
      难道,就因为这种等级划分,大明就不见高楼了。
      在加上,新城这边的建筑,绝大多数,都是使用的钢筋水泥,有些礼仪上的要求,已经是不合时宜了。
      尤其是很多的建筑,在朱由检的要求下,加入了很多的西方元素。
      这样的情况下,再过多的去计较什么规制,更是在给自己添麻烦了。
      朱由检一直认为这种建筑等级制度,严重的制约了中国建筑技术的发展。
      留下的几人,在听完苏元民的话之后,都满意的离开了新宫。
      那些没有爵位的,却是越想越不甘心。
      尤其是韩?p等人。
      自己本身就是内阁辅臣,领袖群臣。
      到最后,下面的尚书们都有御赐的宅邸,自己却是没有,说出去,不是平白让人笑话吗?
      于是,在第二天,数道奏折就被通政司递到了朱由检的案头。
      看过之后,朱由检冷哼一声。
      暗道:“这些人也是想瞎了心了,自己还指望着借这些房子大赚一笔呢,本来给那些勋戚发宅子,及已经很是心疼了,还要给大臣们发?自己有病?”
      所有的奏折,都被朱由检留中,又被下面的小太监拿去烧了锅炉。
      没用几天,朱由检就下旨,朝廷在京的所有衙署,全部搬迁到新城。
      这就意味着,以后所有的官员,都要每天在旧城和新城之间来回的往返了。
      一时间,京城的官场,哀声一片。
      就连负责督查官员的都察院御史们,也是暗暗叫苦。
      自己要去各个衙门看官吏们是否在岗。
      所以注定就要比其他人更早的上值,更晚的下值。
      单单是每日往返的车马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件事,最后还是惊动了左都御史毕自严。
      “皇上,这御史的官俸原本就不是很高,养活一家老小,还可以,但是在新城买房,着实是有些吃力了。”
      朱由检自然不会承认这件事,是他在幕后推动。
      于是,他佯装不解的问道:“毕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朕什么时候下旨让御史在新城买房了?”
      毕自严用大家都懂的眼神看着他,说道:“皇上,大臣们每日都需要在新城和旧城之间奔波,路上耽搁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
      朱由检点头道:“各部的衙署,可以是朝廷出资建设,官员们的宅邸,总不能再呦朝廷来建造吧?”
      “这件事,你与其来找朕,不如去找苏元民商议商议。”

第624章 官不聊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