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6章 恩科终究还是出事了[2/2页]

大明:我崇祯,开局凌迟魏忠贤! 风起长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究其原因,就是这次的科举,和以往有了极大的改变。
      按照大明一直以来的传统,科举第一场考两道四书的义理,及一道本经的义理;第二场考一道议论,第三场考一道时务策。
      后世,只要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知道,明朝科举内容就是八股文,八股文就是是由明朝独创的。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几个部分。
      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多一字不行,很多考生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
      通过这种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要是能够治国,那还真是奇了怪了。
      这也是为什么,明清两朝的大部分地方官,都要带幕僚和师爷的原因。
      只是因为这样选出来的官员,他们只会读书,不会做官治民。
      所以,在确定由徐光启担任主考之后,朱由检就和其说过,要加大对策论和实务的重视程度。
      对于八股文,只要能过得去就行。
      后者也是按照朱由检的意思,直接在此次的恩科中,取士的时候,就是按照策论和实务来决定的。
      这样一来,那些终日里埋首穷经,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自然就被许多不善八股的人,给比了下去。
      所以,在科举的结果出来之后,那些人自然也闹了起来。
      当时,这件事更是惊动了内阁的诸臣。
      就连徐久爵都调动里京营的将士,上街巡防,防止那些举子闹事。
      最后,还是身为内阁首辅的温体仁,出面将那些人暂时安抚下来,说是等皇帝回京之后,再来裁决。
      听完王承恩的话,朱由检对在场的所有人问道:“诸卿,你们下现在都是我大明的肱骨,朕今日问你们一个问题。”
      “请陛下之言,臣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朕问你们,你们做官之后,尤其是进入朝廷中枢之后,八股对你们有什么实际的帮助吗?”
      听完朱由检的问题,所有人都沉默了。
      只有以徐久爵为首的,那些五军都督府的人站在那里,幸灾乐祸的看着那些文官。
      尤其是徐久爵这个东西,直接没忍住笑了出来。
      朱由检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后者忙是低下了头。
      见他们都说话,朱由检直接点名道:“朱弘林,这里你是最后一个参加科举的,你先说说。”
      朱弘林闻言,一咬牙说道:“陛下,臣……臣自从科举之后,一直没有过治理地方的经验,不知……不知从何说起。”
      朱由检冷哼一声道:“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
      后者忙是跪倒道:“陛下,臣不敢!”
      不只是朱弘林,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都不愿意将这件事拿到明面上来。
      因为一旦说了实话,那就意味着,大明用了两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要进行改革。
      可是一旦改革的话,天下的读书人怎么办?

第556章 恩科终究还是出事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