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塞、山峦叠嶂,总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高低起伏的山脉形成了立体性的气候,山脚的人酷热难当时山顶的人可能要围在火塘边才可以抵御寒冷,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人们的生活要更困难。
      因此那里大小村镇3000多个的居民有百分之五十的人都只能通过贩卖毒品来生活,剩下的多多少少的都与毒枭有所联系。
      不过也因为这种环境,让那里的罂粟种植的特别精纯。
      那里民风彪悍,有的孩子只有五六岁,能熟练的运用手枪、步枪等各种枪械,甚至会身捆着炸弹去炸政府大楼。
      只要给钱,他们什么都愿意做,还特别的抵触外来人。
      我之所以觉得这里不妥,倒不是因为害怕这里的人们,更多的还是怕触碰到华夏的一些东西。
      不要忘了,湄公河是金三角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地理原因,它从国西北的青海径直向南流去,穿过了华夏、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及柬埔寨六个国家,全长4009公里的河道将东南亚的崇山峻岭拦腰切断,加山脉之间众多的深谷和湍急的支流,造成了无数的峡谷和绝壁,形成了大片的交通死角。
      几年以前不是发生过湄公河惨案嘛,现在政府已经加紧了对湄公河的保护,也出了不少政策。
      因此我担心遇到华夏的一些刑警,到时候有理也说不清啊。
      最重要的是经过湄公河惨案以后,金三角的毒枭很大一部分都不敢向华夏人贩卖毒品,他们是真的怕了,还会非常抵触华夏人。
      我们这些人都长着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一旦到达金三角,铁定会被所有毒枭盯,成为抵触的目标。
      到时候别说是合作,能够活着从那里离开都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那银新月呢?”
      “银新月位于哥伦亚东南部、秘鲁东部和玻利维亚东北部,主要是可卡因的发源地。
      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吸毒之风英延,加拉美国家与世界吸毒大国米国地界相连,所以70年代以后银新月的古柯种植和加工、可卡因的制造和走私活动迅速发展起来。
      到八十年代后期,银新月古柯种植面积达到大约30万公顷,可卡因年产量约1000多吨。
      秘鲁、玻利维亚、哥伦亚三国从事古柯种植、加工及可卡因生产、贩运、走私的人数达150万
      秘鲁和玻利维亚是主要的古柯生产国,八十年代以来两国所产古柯叶占世界古柯叶供应量的百分之八十五哥伦亚是主要的古柯加工国。
      两国的古柯叶收获后,会直接运至哥伦亚,然后进行加工,制造成可卡因成品或半成品。
      最后通过哥国内的麦德林卡特尔和卡利卡特尔两大国际贩毒集团,走私到北美和欧洲各国。
      至于吸毒大国米国进口的可卡因有百分之七十以,都是来自哥伦亚的两大贩毒集团。
      那里的毒品很少向亚洲等国家出售,毕竟距离太远了,如此反复的运送一趟下来,先不说安不安全,单是运费都可以占据总成本的三分之一。
      且亚洲等国家的人们也适应不了可卡因,算运到了咱们这里,也没有多少人会买。”
      (本章完)

第1639章 内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