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古物,以年代为价,夏朝以前的古物,以万钱收购。”

 冯去疾头大如牛的道:“挖墓,这不可能吧,这要是敢挖,不要说老夫,恐怕是个人都反对,这天下各地,虽然方士那一套神乎其乎,但是,凡勋贵诸侯,皆以道家阴阳学说定穴安居,就连陛下……咳,这要是挖墓之事是真的,一旦传出去,就不是大乱那么简单了,会被闹翻天的。”

 “去把卢敖传来,这件事必须要问清楚才行。”

 “算了,与其找那个老神棍,不如老夫找监国吧!”

 “下去吧,尽快制定天下官员轮守册。”

 冯去疾说着,起身迅速离开丞相府,来到扶苏府外,一处连绵的屋舍。

 有黑甲卫守卫。

 冯去疾通报后,迅速的进去里面。

 没有任何的拐弯抹角,冯去疾直接相问。

 “挖墓?”嬴城狐疑的说道:“谁说的?”

 “老臣也是听闻,这才前来寻监国印证!”冯去疾道:“监国,挖墓一事,万万不可行啊,若是挖墓,祖宗不宁,纵然老臣也不知,这祖宗是否庇佑,但这,卧虎藏龙之局,经累世验证,的确可以孕出大才。”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监国!”

 “没有,绝对没有,还请冯公放心,挖墓一事无异于自掘坟墓,我就算是再蠢,也不会干这种事情。”嬴城自然不可能真的派人挖墓。

 甚至于,借着考古的名义实行,也不可能在这个时代推行。

 真的要考证,他穿越到秦国,这件事本就无法解释,何况自古传下来的堪舆学说。

 再加上。

 这个时代,但凡王公贵族,都大规模的给自己找庇护子孙的墓穴。

 这要是敢挖,分分钟钟就会被造反。

 自然,他也不能让挖墓这种流言盛传。

 也希望通过冯去疾来传出去,当即解释道:“我要找消失的巴国。”

 “消失的巴国?”冯去疾疑惑了起来。

 “冯公难道没有感受吗,我大秦也算是收集天下古籍了,可是,对于这个在各种史册之中真实存在的巴国,却知之甚少。”嬴城道:

 “而我在典藏库的那段时日,意外的得知,巴国是一个在三千年前夏禹立国前便存在于巴蜀之地的统一国家。”

 “甚至于,这个国家从伏羲之时便有提及,只是在大洪水时期,关于巴国的记载被掩埋消失。”

 “我猜测巴国可能是一个早于夏朝之前就建立了完整制度且传承万年之久的国家。”

 “我大秦开万世以来第一个大一统国家,一切制度都需要我们来探索和制定,这其中之艰难,冯公想必是深有体会。”

 “而倘若我们能寻找到巴国遗址,如果得以证实,找到巴国曾经所实行的制度,即便是我们不能照搬实行,但借鉴一二,也未尝不可。”

 “还好,还好,只要不是挖墓就好。”冯去疾呢喃,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地,也是疑惑道:“巴国真的存在?”

 但他也是疑惑。

 即便是他活了这么多年,每天都在读各种经书。

 可他哪里有那样的精力去研究古史,尤其是典藏库里面的书,字也不认识,还要各种查阅来印证猜想,就算是耗空一辈子,也未必能弄清楚。

 “如果按照记载来说,巴国肯定是存在的,只是我猜想,大洪水时期巴蜀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将巴国直接给埋在了地下。”嬴城当即道:

 “大洪水时期山河变迁,埋葬了太多东西,关于夏禹前记载中的很多实物,也是找不到。”

 “冯公放心,让彭城带人前往巴蜀地,也只是一种尝试,找不到就回来了。”

 听完嬴城的解释。

 冯去疾这才放心了下来。

 挖吧。

 总计不到一千人而已,就算是朝廷花钱派人去营造宫殿去了。

 尤其是。

 少了那些方士,耳根子也清净些。

 朝廷这些年以来为了修驰道,那也是大兴土木,各种挖挖挖,那些堪舆方士,整天说这里破了龙脉,那里断了龙脉,龙脉到底是什么玩意,那些方士自己都搞不清楚,整天张口闭口就是断了堪舆局,搞得他心里都发毛。

 可是。

 修驰道是为了更方便通行,尤其是朝廷兵马粮草,不知道要节省多少。

 不修路。

 这其中单是粮草运送,就要耗费无数。

 岂是这些不操心天下的方士可以理解的。

 “既然冯公来了,正巧也不用我去请了。”见冯去疾不再纠结,嬴城也是顿了顿,本来他就有事与冯去疾商量,来了正好。

 “去请治粟内史府,少府,教化司各级官员前来。”

 嬴城吩咐着,道:“冯公这边请。”

 说着。

 嬴城来到了一座巨大的敞篷之内,临时搭建所用,反正他是凑合着用了。

 冯去疾也是正色,知道经过这些天的沉寂,嬴城要有大动作了,也是迅速跟了过去。

 嬴城没有二话,迅速道:“就目前来说,春耕之事算是彻底的结束。”

 “这庄稼长在地里,剩下的就看老天爷是否赏饭吃,只能希望今年风调雨顺,不要有太大的灾难。”

 冯去疾笑了笑,道:“还是要督令各地官员,防备灾难。”

 “地龙翻身,大雨磅礴朝廷左右不了。”

 “但是大雨磅礴之下,河道提前加固,各个水渠兴修加固,以备不时之需还是可以做到的。”

 “即便是地龙翻身,房屋倒塌无数,田地淹没,也要有应对之策,让百姓重建家园,及时的调动。”

 “这些并非不可改变,正如朝廷这些年来,鼓励百姓私养鸡鸭,这蝗灾便少有发生。”

 “说到这个,老臣倒是对那些方士略有美赞。”

 冯去疾顿了顿道:“始皇二十九年,卢敖谏言,三月洛阳地龙翻身,陛下没有听,老臣也觉得可笑。”

 “可谁知,谏言九天后,洛阳竟然真的发生了地龙翻身。”

 “卢敖可谓是一战成名,自此博士宫中诸多博士,陛下对卢敖钟爱有加,又让卢敖召集方士前来咸阳,想着要让卢敖能够预测地龙翻身。”

 “可谁知道,就这短短五年间,卢敖先后预测了数百次,这数百次,朝廷可谓是劳师动众的提前预防,可只有三次预测到了。”

 “这就是卢敖待在博士宫的原因,朝廷也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只要卢敖预测,朝廷就警示官员,不可否定其中有成功,便抓住其中微乎其微的可能。”

 “老天爷不赏饭,可人,总要活着并且要越来越有盼头啊!”

第257章 官员调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