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胆,请陛下回朝主持朝政。”

 始皇帝也很是烦闷,对蒙毅道:“蒙卿。”

 冯去疾疑惑的看向蒙毅。

 蒙毅微微对始皇帝拱手,看向冯去疾,道:“其实陛下决定结束南巡,并非是要结束巡视,而是要主持西进之事。”

 “所以陛下在返回关中之后,直接来到雍城。”

 “一来,这并不影响大律令的监国之权,变法一事错综复杂,临阵换帅为大忌,必须要在关中看到变法通行,有成文推行之法。”

 “二来,便是驴政之事,奇畜的驴这种野兽若为真,乃是干系一国兴盛之事,陛下思虑良久,还是决定北返西进,巡视陇西,并巡视北方防线。”

 “三来,西进有敌,河西西域皆有强大部落,还是要慎重对待才是,也因此,陛下准备筹建西征军,主要在陇西,北地等地征兵。”

 “四来,蒙恬将军请奏要出关迎敌,寻找匈奴王庭击溃,并试图匈奴驱赶出北境,在筹建西征军之后,陛下便巡视北方防线,如若确定可行,便对匈奴用兵。”

 “冯公也清楚,陛下南巡,近百万大军扑空,项氏一族和江东勋贵渡船出海,留下了江东一个空壳子,小规模的厮杀都没有发生,屠睢将军继续前往百越,蒙武将军留守江东,李信,李由众多将军还停留在九江,返回咸阳劳师动众却无战果,却也不能长期屯兵九江,所以,陛下思来想去,只能对北边用兵。”

 冯去疾恍然大悟,不由敬佩道:“陛下圣明!”

 始皇帝呵呵一笑,冷声道:“所以呢,推行新法一事不能出乱,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让嬴城尽快动起来,哪里有时间让他去看书,当初是他信誓旦旦的要变法,现在倒撂挑子不干了,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莫不是真以为,没了他嬴城,我大秦无人能推动新法?”

 冯去疾当即道:“老臣,遵旨!”

 冯去疾忧愁的离开了大郑宫,苦苦的抬头看天,现在清楚了始皇陛下的意图,心中也算是大定,可一想到嬴城这几天的状态,他就忍不住的发愁。

 他每天都劝啊。

 可他总不能将嬴城给从典藏府绑出来主持朝政吧。

 上雒之事,的确,王贲很过分,但总的来说,上雒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乱。

 楚系开城跪降,上雒,商两地依旧保持着秩序,而且贯彻执行了变法一事,可以说,反倒是上雒,商地成为了彻底贯彻变法一事的地方。

 朝堂之事,岂能事事如意,取舍得失自有定数,嬴城根本没必要纠结在一件自己认为不愉快的事情上。

 正走着。

 冯去疾和冯世杰撞了个正着。

 “怎么了?”冯去疾疑惑的问道。

 “还是咸阳湖的事情,这春耕眼看着要结束了,湖面也彻底解冻,李氏将整个咸阳湖都买下来,这不,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是要让李氏把持咸阳湖捕鱼,还是放开通道让附近百姓入湖捕鱼,这件事,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啊。”冯世杰眼巴巴的瞅着冯去疾道:“再不定论,下官的头就要炸了。”

 “哦!”冯去疾点了点头,一句话也没有说的错开了冯世杰,示意冯世杰快去吧,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件事关乎甚大,也是新法推行之中极其争议的问题。

 甚至他觉得。

 即便是东乡李氏,也未必抱着完全把持咸阳湖的想法,只是在试探朝廷对政令实施的程度,这件事还是有很大的商酌空间。

 其实很好解决,李氏适当放开几个出入的码头让渔民进湖捕鱼就可以了,咸阳湖那么大,李氏根本不可能管过来。

 但问题是。

 现在需要一个拿主意的人,也是现在争议的问题。

 究竟是要让李氏完全把持咸阳湖,还是让李氏适当放开。

 而这。

 并不是单纯的一个问题。

 各个勋贵均花费巨大代价对盐业,铜矿等进行了租用开采。

 而李氏问题处理上一定涉及这些产业的开采问题。

 这关乎民生问题,这些产业均有一大批百姓赖以生存。

 但同样,勋贵租用的真金可是入了府库的。

 同样。

 这也是影响变法极其尖锐的问题。

 在集体化农业之中,勋贵那也是伤筋动骨了,处理的不妥当,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现在。

 谁来做主。

 “还是得尽快让大律令主持朝政才行啊!”冯去疾不由加快了脚步,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嬴城荒废下去了。

 可是。

 冯去疾还没有出宫门。

 后方冯世杰就跑着追了上来。

 “大伯,你说说怎么办,要不你提个意见吧!”冯世杰一脸无奈的追着道:“到底该怎么实施,也让下官有个数才是啊。”

 “去找大律令,别找我,还有,现在是公事,以官职相称,这要是让旁人听了去,太难听了点。”冯去疾摇头。

 “我,唉,侄儿先行一步,此事的确非常着急,再拖下去,恐怕会激起民变。”冯世杰说着,骑马带着衙兵快速的向着咸阳城飞速而去。

 冯去疾再次一沉,进入了马车。

 不能再拖下去了。

 不止有一件推行律法之事需要明确的定论。

 而这样事情,如果有成例,丞相府倒是可以处理,但问题是,没有成例,一旦做出决定,这就是明确的处理方式,今后遇到类似问题,也会按此酌情处理。

第240章 摆烂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