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3章 冯世杰陈书[2/2页]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岁月如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了,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主吏奇怪的瞅着冯世杰,不明白好端端的县君问他这个问题,也是不解的问道:“县君,这萧何,有什么问题吗?”

 冯世杰摇头道:“没事,你留意一下这个萧何吧,对了,让他带两个吏员去处理频阳的事情吧。”

 主吏微微一顿,忍不住的道:“这,萧何刚刚入府,怕有不妥啊!”

 冯世杰随意的说道:“一来这萧何是在新秦律推行之后由地方举荐入府,让流言多传传,现在府衙正是用人之时,也能让各郡县多举荐能干的主吏来咸阳。”

 “二来你不得不承认,野生的吏员就是比咱们费力培养的吏员能干,这么多年我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但考虑到这其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才对举荐入府的吏员多加压制。”

 “三来你不觉得,这府衙之内,太死气沉沉了吗,大变之局当有大变格局之人,要多,很多,非常多。”

 冯世杰顿了顿。

 心中一叹。

 四来,你不觉得郭达的治理之策有点不太对吗?

 郭达的才学不小,但能想出陈政事疏这般一针见血的治策,并非他小看,而是他对郭达很了解。

 此等之策,非大变郭达想不出来。

 不过。

 即便是调查之后事实如此。

 他并不生气,也不打算追究。

 所以只是安排一下这萧何,再看看这萧何的能力如何。

 郭达他要提,萧何他也要看着提。

 这并不影响郭达成为一个可以治理好一县之地的县丞。

 安排了一下手头的事情。

 冯世杰便马不停蹄的来到了丞相府。

 丞相府内。

 冯世杰将陈书递给了冯去疾,道:“冯公,这是下官能想到的,最快将咸阳安稳下来的办法。”

 是的!

 因为到了他这里,这道陈书。

 不管是下面谁写出来的,都属于他的治理之策。

 他也是这么干的。

 如果冯去疾相问来历,他再提及郭达乃至更下方的萧何。

 如果不问,大家心里默认就好了,没必要见人就说,这是谁谁谁想出来的。

 不管怎么说。

 没有他,这道治理之策,到不了丞相府。

 而现在。

 要是他冯世杰将这封陈书直接拿到大律府内,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他身为内史可以直接面见陛下陈书。

 但是。

 没必要!

 陈书就是要一层一层的往上递,无论是谁,都是在赞同之后才继续往上递的。

 如果递不上去,那就只能说明陈书所写内容被上面否定。

 今日他这陈书越过丞相府送到了大律府。

 那也意味着。

 他在挑战冯去疾在政事上的权威,他冯世杰以后还想不想继续混了!

 所谓的结党营私,大抵如此。

 反过来说,这也是志同道合!

 自然。

 弹劾除外。

 如果有一天冯去疾要大权旁落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就会先陈给大律府。

 不足道哉!

 “冯公,如果不做出改变,下官对内史地的控制就变得极弱,乡主的权柄就会空前庞大,这不符合新秦律的核心思想。”

 “新秦律,句句离不开乡里凝聚一心,齐心富强,但是,句句却又在限制乡里出现宗族氏强大的局面。”

 “若不想留下祸患,只有升郡立县,切割乡里,只有将土地划开了,人心之别才能划开。”

 “自然,短时间内肯定不可能完善,只能通过乡里自举的方式治理,但这都是小事,维持到春耕结束,能者居上,再整顿乡里即可。”

 冯世杰如数家常的解读着陈书的内容。

 而冯去疾。

 则是眉头紧皱的盯着陈书内容,在左右权衡。

 “也不是不可,但咸阳之所以称之为内史地,这里从属关系在其中,咸阳乱不乱不重要,但咸阳是陛下直接管辖的地方,陛下大多数天下之策,强国抱负,需要在咸阳实现。”

 “英明的君王最直观的体现,便在内史之地的治理上,内史地安定了,百姓安居温饱了,就可以认为,天下也就安定了,天下百姓也就安居温饱了。”

 “所以,内史地不设郡,以县制,归陛下所管辖,你是内史,便是替陛下实现强国抱负的首要官员。”

 “而郡,在陛下看来,其实这和分封没有什么区别,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设内史郡之事,可大可小,即便是称呼上的变化,也是要陛下连咸阳也分封出去!”

 冯去疾沉吟了好一会,道:“随我去见大律令吧!”

第193章 冯世杰陈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