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2章 咸阳府衙的议事[2/2页]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岁月如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看着,避免一些人胡乱种地导致纷争。

 而除此之外。

 还要准备小农业司的事情。

 太忙了。

 根本顾不过来。

 他现在需要大量的人手。

 “说说看,怎么办,八千六百个里,如此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布置,保证春耕不会出错?”

 “有什么想法就都提出来,不要藏着掖着。”

 “春耕之事是重中之重,大律令亲自抓着呢,若是完不成,对诸位今后官途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冯世杰同样在召开议事。

 和内朝议事一样,冯世杰将咸阳府衙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部聚集在了一起,群策群力,一起想办法。

 甚至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开始了威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任务太重大了。

 而面对冯世杰的询问和威胁。

 下方。

 咸阳府衙的各个吏员们也是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

 “属下认为,对于新立的乡里,还是按照旧有乡里制度一样,选个里正出来,将这些里并入各处乡亭内,如此,便能方便管理了,耽误不了春耕。”

 “属下也认为只能如此办,本身这些多出来的乡里,就归属于各个乡里,只是不被府衙统计在内,继续划入乡亭内,方便快捷。”

 “属下也觉得理应如此,至于其中的里正,让乡里推选即可,这对乡里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每个乡里之内都有威望较高者。”

 “是啊,县君,这是最简便的方法,而且也只有此法可行,若不然,那么多的百姓,那么多的里,如何管理。”

 众多的吏员也是相继的附和建议。

 这是一个以冯世杰为首的县府官员团体。

 可是冯世杰听着众多吏员的建议,忍不住的摇了摇头道:“如此乡主之所管辖范围太大了,乡主大多数是由盛威高之人担任,而且还是本乡人,一旦给这些乡里再增加里数和人数,那么一乡之主,所能统领的人就太多了。”

 “短时间内或许可行,但是长久来看,并不妥当。”

 冯世杰心中一叹,目光搜寻了一下,看向了大史令郭达。

 虽然自己的并不是如李斯,冯公,内史腾这些名望政绩都威服四方的人,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自己的关门弟子。

 郭达便是其一,也算是自己一手带起来能堪当大任的弟子。

 东乡的事情郭达就处理的很好,而且堪称是完美。

 虽然这也有运气成分,李斯对新秦律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也处理了不少李氏反对者。

 但是,郭达的能力还是很强。

 将东乡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安排妥当,着实让他欣慰不少。

 顿时。

 众多的吏员齐刷刷的看向了郭达。

 “这个!”郭达微微一顿,特意的看了冯世杰一眼,“属下也不知道该不该说!”

 冯世杰微微一愣,奇怪的瞅着郭达,笑道:“但说无妨!”

 郭达微微一犹豫,道:“那属下就说了!”

 “这,咸阳县不似县,郡不似郡。”

 “在以前,咸阳或许能维持,因为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属于封地在各个勋贵的手中,勋贵自然也就形成了一套土地管理方式。”

 “但是如今将勋贵的土地也归为府衙管辖,这必然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咸阳府衙所管理的土地人口将超过一郡土地人口,且要比其他郡复杂十倍不止。”

 “纵横八百里秦川,皆在内史统辖之下,必然鞭长莫及。”

 “想要解决,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提升咸阳府衙的规格,实行郡制,其下各乡、各城按照位置分布,提升至县制,并对所有新立乡里划分县属,成立新乡,重新整顿规划咸阳。”

 “如此,不仅可以解决春耕问题,还能够顺应大律令的集体化农业之核心思想,实现小农作业!”

 郭达话音未落。

 众多吏员就纷纷惊疑不定的盯着郭达。

 忍不住的吞了吞口水。

 实在是!

 实在想不明白,郭达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将咸阳提升到郡制,一应乡城提升至县制,重新规划乡里。

 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我们讨论的如何解决八千六百个里春耕的事情,而不是什么提升郡制的事情,况且,这等事情,即便可行,那也是要经过朝堂议政之后才能有的决策。”

 有吏员忍不住的反驳,带着丝丝的冷意。

 提升咸阳县府为郡府,完全没有任何可能性,想都不要想。

 可是。

 就在众多吏员的反驳之中,冯世杰却眉头紧皱的沉吟了起来,问道:“可有具体的想法?”

 郭达一句话。

 又说到他的心坎坎上了。

 秦川八百里,全在内史管辖范围。

 这区域太过于庞大。

 换句话来说。

 根本管不过来了。

 而无疑!

 郭达所思,正中下怀,令他心动。

第192章 咸阳府衙的议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