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绍倒是记得“宋之问”是鼎鼎大名的大唐诗人,留给后世的诗篇不少。
崔贺俭说道:“宋之问的父亲宋令文绝对是个人物,他富文辞、工书法并且膂力绝伦,人称‘三绝。宋令文有三个儿子分别学了父辈的一项长处,宋之问是长子以诗赋见长,倒也还生得一副好仪表。但是宋之问的为人非常的谗媚奸滑并且心狠手辣。当年我们一同赶考的人当中有一个叫刘希夷的学子,是宋之问的外甥但是年龄比宋之问还要大四五岁。刘希夷相当的有才华,当时也考取了进士。他们舅甥二人同榜登科,传为一时美谈。可是没多久,刘希夷就神秘的失踪了。”
“怎么回事?”众人问道。
崔贺俭冷笑了一声,说道:“据说,就是因为那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最初这诗句是刘希夷作出来的,宋之问相当的喜欢,于是就让刘希夷将诗句让给他。刘希夷最初答应后来又拒绝了,这件事情我知道得一清二楚。宋之问因而恼羞成怒叫家奴把刘希夷装进麻袋活活打死,然后埋藏了起来。有人报了官却因为没能找到尸首,所以宋之问没有获罪。他因此得意洋洋,还请人喝酒庆祝了一场。裴公当时正是主持‘身言书判科考取仕的吏部诗郎,听闻此事就将宋之问从授官名单上直接剔除了,宋之问因此一直没有得授职事官。”
“裴公做得对。就算宋之问没有坐实杀人之罪,但是不见了外甥难道就值得摆酒庆祝吗?”薛绍直摇头,“还好我刚才没有屈从元万顷,答应收下他!”
“对,我等羞于与之为伍!”程伯献等人一同说道。
一行人边走边聊,约好后天辰时一同到大明宫玄武门外集结,然后再去玄武殿。在讲武院的这段时间都算是“公差外派”,原来的本职可告暂停。李仙缘不用去太史局挂羊头卖狗肉,薛绍这些人也就不用去宫中当值戍卫了。
回到卫府官署,薛绍坐下来吁了一口气。
最近可是真忙,婚事与讲武院的事情推在了一起。左奉宸卫新官上任内部纷争也不容回避,兄嫂来了都没有时间去招呼。稍后还得进一趟宫里,问一问交待太平公主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还得和她谈一谈把虞红然自得的样子踢着两只脚丫,左手翻看一本书右手拿着一个大雪梨在那里啃,身边的矮几上摆着她最喜欢芥酱生鱼丝鲙与琼香蜜露。
薛绍顿时就乐了,还号称绝食——装,我看你装!
“殿下,臣薛绍求见!”
薛绍故意大声唱诺,然后透过那个纸孔往里看,见到太平公主一骨碌爬起来手忙脚乱的把吃的东西都藏了起来,书也塞到了睡榻下面,然后弄散了头发躺到榻上扯过被子盖好,气乎乎的道:“不见!”
薛绍忍着笑,“殿下,你最近手头宽裕吗?”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薛绍哈哈的笑,“臣知道殿下最近手头很紧,所以特意献来一条富贵。”
“不许笑!”太平公主气乎乎的道,“知道本宫缺钱,还不速速献来?!”
第154章 死要面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