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2章,论道、面圣[2/2页]

万界的传说 梅花糕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脱胎换骨,如此便好!今日我们就到这里吧,刚刚我听闻,因为我的出现,导致长公主被罚了禁闭,事情因我而起,我必须将之了结,不如改日我再来寻你吧!”张鹏飞眯着眼睛,抬头看天上的那轮红日。
      这时,一缕阳光摄入他的瞳孔,没有被反射出去,而是渗透到了他的眼睛内,给人一种他在吸收日月精华的感觉。
      此情此景,都被杨宏硕收入眼底,他深深看了张鹏飞一眼,内心波澜起伏。
      就连武当少林这种大门派,都没有关于吸收日月精华的记载,但皇室有。看遍皇室典籍的杨宏硕,知道这是人到了极高境界后,导光入体,调和元神,而出现的现象。
      像张鹏飞这种年轻俊杰,又和陆青云皇子,有着善缘,只要是个聪明人都不会放过与之教好的机会。
      杨宏硕凭借三日论道的事情,和张鹏飞的关系,已经非同一般,但他并无介意,跟这个年轻人的关系,变得更好一些。
      加之像张鹏飞这种高人,去见皇帝,如果不是他亲自保护,根本就放心不下。
      于是,他几乎没做任何思考,便开口道:“这件事本身就是我没有跟陛下说清楚而引起的,而且我和你再次论道三日,也是时候外出活动一下了,不如我就陪着你,一起去见陛下吧!”
      “如此甚好!”杨宏硕的心思,张鹏飞不会看不出。
      他的精神力虽然强大,但碍于没见过皇帝,千里锁魂的神通没法施展,现在有个人带路,自是再好不过。
      当下,他也不点破,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
      “张小兄弟请!”简单的打了声招呼,杨宏硕脚步一动,便朝着未央宫而去。
      张鹏飞也是紧随其后,同样一步跨出。
      两人使用的,一个是到了天人境界,才能施展出的缩地成寸身法,另一个则是真正缩地成寸的神通。
      杨宏硕,虽然没有打斗的心思,但也想考验一下张鹏飞,所以这次赶路,他乃是全力施为,每一次施展身法,他都能行走上百丈的距离。可惜身法毕竟是身法,很难违背物理规律,绕过一些障碍物。
      不同于杨宏硕,张鹏飞施展的可是真正的神通,绝大多数障碍物,在他的眼中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
      因此,虽然他没跨出一步,只有百步的距离,但却能不紧不慢的跟在杨宏硕身后。
      这两人一个是全力施为,甚至调动了很多内气,而另一个则是不紧不慢、气定神闲,差距一眼就看了出来。
      在走到一半的路程后,杨宏硕便不再丢人现眼,一边放缓脚步,一边给张鹏飞介绍起了皇宫。
      饶是如此,两人的脚程也非常人可比,只花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跨越了重重障碍,来到了直线距离十几里外的未央宫外。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两人到达未央宫外之时,刚好听到不远处的大庆殿内,传出了宦官那尖细中带着一点刺耳的声音。
      之后,大庆殿内的那些官员,左右望了望,不约而同的低下了头。
      “既然无事,那便散了吧!”嬴稷挥了挥手,在太监的搀扶下,从龙椅上,缓缓起身。
      “啪,啪!”
      “咚咚”
      几声鞭子抽打在地上的声音,以及数次撞钟声过后,皇帝率先离开,百官等皇帝离开后,才各自散去。
      太监甩鞭子,抽打地面,以及撞钟,其实都是一种礼仪。
      这种礼仪,不光圣元大陆的皇室有,初时位面也有,甩鞭子的礼仪,被称之为鸣鞭。
      在初时位面,鸣鞭的仪式早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出现了,最初的鸣鞭仪式主要是由禁宫武士来完成,人数跟甩鞭的次数都没有太高的标准,主要就是为了彰显皇帝的威严,一展皇帝上朝的雄风。
      到了清朝的时候,对于鸣鞭的形式则有很规范的要求,甚至对鞭子的材质以及鸣鞭者的身高相貌都有要求。
      通常来说,一个朝会中有两次鸣鞭的时候,第一次是在皇帝路过进入大殿上朝时,鸣鞭者需要鸣鞭以提醒文武百官肃静并做好上朝的准备,第二次是皇帝结束朝会准备回宫时,鸣鞭者需要鸣鞭三声以表达对皇帝的尊敬以及展示皇室的威严,这同时也意味着官员们可以开始离开大殿了。
      张鹏飞虽然对两个问话完全不同的世界,会产生相同的礼仪,而感到好奇,不过正事就在眼前,他倒是没时间去深究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
      很多的穿越者,都想要当皇帝,但皇帝真的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
      张鹏飞当过摄政王,自然知道古代皇帝的辛苦。
      比如说,大赵宫廷位面,张鹏飞那个便宜哥哥,
      每天早晨寅正至卯初4到5点就要早起。梳洗完毕后,第一个任务是去长辈处问安。
      请安完毕后,卯时至辰初5到7点是上早课、进早膳的时间。皇帝的早课称为“日讲”,每日由选定的大臣主讲儒家经典和资治通鉴等被认为有关国家治乱的典籍。
      上完早课,皇帝才可以享用第一餐。
      用完了早膳,皇帝就该着手工作了。于是太监鸣钟击鞭,文武百官从等候的朝房鱼贯而入、三呼万岁,皇帝在金銮殿上接收百官叩拜,宣布“有本早奏,无本退朝”,然后对大臣奏上的政事逐一做出裁断。
      上朝结束后,皇帝还要和与大学士、学士一起集议处理折本。
      那些皇帝觉得要再斟酌考虑而折上一个角的奏本、题本,都会拿到第二天的早朝上讨论。
      做完这些,差不多就到11点了,接下来就到了用午餐时间。
      午餐过后,如果当年的年景不错,需要皇帝处理的政事比较少,那么皇帝就可以将下午作为休闲时间,如果政事比较多,那还需要加班。
      7

第212章,论道、面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