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兄弟这里,周大喜让李二柱跟着。周夫子也带了一个书童。这一行人就有点多了!
手里有钱,赵子安这土豪手一挥,干脆找了最好的客栈,包了一个独立的大院子。这样复习看书也清静。
他们来得早,还有一个半月才会考,还有大把时间作好安排。偶尔还会看到他们悠哉游哉地上街走走。
师徒四个还时不时的结伴,去参加一些府衙专为赶考学子组织的交流会,收益良多。
考试这天,众人齐齐坐着周夫子家的旧马车到了考场。
经过严格的搜身进了考场。
三天后周夫子是被人扶着出来的。人都快脱形了。
而赵子安和周家兄弟三人却没事人一样,除了外形有些糟蹋外,其它都还好。
周夫子先出来,喝了一碗热汤,又歇了歇,才转过气了!
看着三人先后没事人似的,上了马车很是讶异他们的体力。
他年轻时考了四次乡试,虽然没有这一次吃力,但每一次也都感觉疲惫不堪。
怎么看自己己这三个学生,这样轻松呢?
他把疑惑问出来,才知道这三人这三年不止学业出息,竟然还同时不放松地习着武。
周二人了想到自己读书时的吃力,周夫子不得不感叹:“真是后生可畏啊!”
考完了回去,几人都尽可能地让自己放松,不去想结果。去玩的去玩,休息的休息。
七天后结果出来了。
周夫子得尝所愿,在晚年当上了举人老爷,他说了,他都这年纪了,也不打算继考了,也受不起那个累。至于那当官的资格,他也不打算理会。他还是守着他的私塾当个清闲的举人老爷就好!
赵子安继当了会元后,又当了解元。而他却一脸淡然,好像觉得这没一丝值得过高兴似的。连知府请的举子宴会上也是一路沉默。
周冬阳成绩也不错,乡试第十名的举子,对一个还不到十六岁,学龄才三年的少年来说,这可算是创奇绩了!
行四人只有周皓月落榜。可他一点也不失落,他自己也知道,他读书没有大哥好,要不是一路有大哥管着,他还未必能上学堂三年就考乡试。
吃过知府请的举子宴,几人推了后面这样那样的赏花宴。
跟着送喜报的人一路,回到双山村。
这次是从村头进村的,送报的人一进村就拼力地敲敲打打。分了一路送周夫子回去。还剩下四人继续敲锣打鼓地送人去后西村。
这下,双山村不只炸锅,简直传疯了。
这是双山村百年以来,第一次出举人。还一出就三个!其中还有个解元!
这下,双山村在宜兰县周边,也算是独一份了!
最出风头的非周夫子莫属了。他不但人到晚年还能发力考上举人,还三年时间一气教出了个解元、一个举人、一个秀才。这比翠竹园都还厉害了。毕竟,他的私熟一共也就十多个人而已。
只怕以后去他家求学的人不会少!
要说高兴,就要说到双山村的村长了。他管理的村子一下出了三个举人,这是多风光的事啊!昨天,先一步知道结果的县令大人还特意叫他去好好表扬了一番。
第三十四章 考科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