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是在大剧院里长大的,整条胡同儿里住的都是爷爷唱戏的朋友,逢年过节会整个胡同儿的邻里街坊各家做几道拿手小菜然后去同一个大院儿里凑在一起吃上一顿“盛宴”。还记得小时候胡同儿里卖小吃的总是会在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准时出现,早上豆汁儿、杂粮饼、豆浆、油条;中午的芝麻糖、豌豆黄、马蹄糕还有冰糖葫芦;整条胡同儿串起来浓浓的京味儿。爷爷是个老京腔,每每我放学后都会咬着三分钱的冰棍(冬天就吃冰糖葫芦)坐在看台上看着台上涂着厚厚的胭脂水粉穿着五颜六色的戏服在戏台上走位排练,而我总是偷偷地趁大人们在忙的时候溜进后台学着大人的样子在脸上摸着花花绿绿的颜色穿上大大的衣服在镜子里窃窃欢喜。爷爷是剧院里的主心骨,他对所有的角色都信手拈来:演的了老生、小生和武生也依旧饰得了花旦、老旦以及小旦,只要是剧本被他拿在手里几分钟后就可以上台表演的绘声绘色。爷爷对于角色的拿捏很是准确,总能够演出人物在看客心中的形象并且从没有让每一个看客失望。与奶奶的邂逅也是在剧院里,他们携手共度了五十余年,直到奶奶去世爷爷都没有想过要在人生路途中放弃牵着奶奶的手,奶奶去世后爷爷从不在我面前掉一颗眼泪却总是自己一个人在夜里拿着奶奶的照片默默落泪。至于,我未曾谋面的父母,在家里找不到任何关于他们的东西,对于他们爷爷奶奶也是闭口不谈,我只能在邻居哪里听取一切流言蜚语,可流言终归不是事实,直到我十年后再次问起时,爷爷才叹息道说了一句:“你长得像你父亲”。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想象着所谓父亲的模样,和我有着相似之处的父亲是

楔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