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章 申明大义 一[1/2页]

太湖风云 谢燕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姚冠群为什么会惊愕不已?因为他看到从大门走进的三个人中其中一个正是母亲董小娥,而另外两个人,一个是林晓红和姚家女佣凤仙。
      金维汉也感到不可思议,怎么会在这紧要关头董氏回家了?因为他得到的情报是已经死了,而且入殓下棺,难道那棺材里的女尸是她人,可这人又是谁呢?事情原来是这样:在游击队袭击通安桥敌伪据点时,林晓红听到碉楼上的枪声后,遂与董氏和风仙往白龙禅寺撤退,刚到河埠,船上走出几个从东渚赶来的水上伪警,与林晓红交起火来。
      董氏与风仙听见枪声,在街上乱窜。
      凤仙一时找不到老夫人,跟着林晓红到了白龙禅寺。
      再说,龚胜忠当知道自己的父亲林福不是新四军游击队所杀,而是日寇山本太郎所为,面对自己的胞妹,悔恨交加,要求与林晓红一起参加新四军游击队,争取将功赎罪。
      林晓红道:“你在敌伪警察所里同样可以为我们新四军游击队办事、立功。”接着把来营救董氏的目的、刚才救出后又走失、已被东渚水上伪警抓去的事告诉了他,叫他佯作从游击队手中逃出,返回通安桥,再向东渚伪警所要人。
      根据安排,龚胜忠佯逃后返回通安桥伪警所,尔后便带了几个伪警赶去东渚伪警所。
      东渚伪警所队长阿金抓到了姚冠群的老娘,认为只要把她交给山本太郎,日后升官发财指日可待,所以一口拒绝。
      再说,山本太郎翻阳山、过花山、至木渎后,由于一场惊吓,一病卧床不起。
      当东渚伪警所阿金去电说董氏在他手中,心里一乐,他从床上一骨碌爬了起来。
      原来山本太郎想把董氏藏在穹窿山巅的上真观,应该不会被人发现,可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为此叫金维汉将董氏押去通安桥。
      他为什么不押至木渎或者苏州呢?当时他有这样的想法:木渎人多口杂,一旦风声走漏,给新四军游击队知道了,自己肯定不会太平,如果押去苏州,一路上行人颇多,露了馅,也会招来麻烦。
      新四军游击队神出鬼没,要是在中途伏击,那会前功尽弃,所以左右考虑,还是把董氏送去了通安桥据点比较安全。
      因为山本太郎觉得,把董小娥藏在通安桥有诸多有利条件,令郊外几个据点所不能相及,一是那里的警所队长龚胜忠是苏州绥靖司令龚胜梁的兄弟,虽然年轻,作战经验少点,但他对新四军游击队有不共戴天的杀父杀妹之仇;二是那里据点的武器装备精良,一旦交起火来,新四军游击队的几支破枪,显然不是通安桥据点的对手;三是通安桥的地理形势十分有利,四周据点林立,如若新四军游击队重兵包围上这小镇,只要据点里的警察能挺住一两个小时,附近据点的日伪军赶去增援,即可转危为安。
      可是使山本太郎出乎意外的是,新四军游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损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地将这个貌似“固若金汤”的通安桥据点攻克,而自己要是当时在据点的话,也会成新四军游击队的阶下之囚。
      令山本太郎最担心的倒不是通安桥的据点被新四军游击队端掉,因为据点被拔掉后,他可以复而再建。
      他最惦挂的是藏在据点里的姚冠群的母亲董氏,这可是能叫姚冠群率部投靠日本军队的一只“杀”棋。
      这只棋丢了,他要霸占西山岛宛如中国唐诗的一句话“难于上青天”了。
      再说,如果董小娥在通安桥据点被游击队营救出去,上面怪罪下来,他的颜面无存,为此郁郁不乐。
      现在当东渚伪警所的队长阿金来电报告,董氏在他的手中,心想,正是天助我也!他一高兴,病也没了。
      为此,“唷西唷西”地对阿金大大夸奖一番。
      为防不测,他对阿金说:务必在天黑之后把董氏送至浒墅关检问所,交给驻在那里的日本警备中队,然后押往苏州。
      他想把董氏交给自己的上司岩限,这样即使出事,自己肩上就没责任了。
      只要董小娥在手中,就可以要挟西山岛的草头王姚冠群,以他手下的人马来换他母亲的身家性命。
      如果姚冠群要做孝子,谅他不敢不把西山这个太湖宝岛拱手相让!阿金被山本太郎一番称赞,心想,这下自己为大日本立下了汗马功劳,日后仕途将会一马平川,乐不可支。
    

第46章 申明大义 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