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章 风云突变 二[1/2页]

太湖风云 谢燕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金维汉怎么会被子日寇抓获,以后又怎么会投降变节,这得从他西山岛回来说起了。
      金维汉自西山岛力劝结义兄弟姚冠群入伙不成,回家后一直愁眉不展。
      吃醉酒以后,他大骂姚冠群忘了当年对天起誓,发誓要报西山岛“太湖酒楼”被“羞辱”的一箭之仇,还把临场滋生“叛逆”之心的史丽瑜、胡再德关进柴间反省,每天只给他俩吃两顿猪食一样的饭菜,还恶狠狠地说:“要是跨出这柴间半步,得按军法论处……”两人一连关了三天,不见有人来放他们出去,胡再德遂对史丽瑜道:“要是不给金站长低头认错,磕头求饶,恐怕我俩难以出这柴间了……为免遭受牢狱之苦,不如……”史丽瑜双手乱摇,说:“我才不去向这个站长认错求饶,再说,我俩在西山岛,一未干啥错事,二未损他颜面?要说铸成大错的是他自己,事先不告诉我俩去西山的目的,一到那里先是举枪逼迫人家。
      俗语道,只有软草捆硬柴,哪有硬柴捆软草的。
      他也太不自量力了,认为只凭他与姚冠群是拜把兄弟,姓姚的就会乖乖跟着他走。
      可人家新四军游击队的薛司令讲道理,讲大局。
      最令人信服的是,新四军游击队面对东洋鬼子,不慌不忙,沉着应战,打出水平来。
      大快人心!可金维汉呢,一听到东洋鬼子围剿西山岛,惊慌失措,二话没说,就想抽身而溜,我作为他的部下,也感到脸儿发红。”胡再德点头称是,望着窗外的濛濛细雨,不无忧虑:“半年多来,你也知道金维汉的脾性,他是不会轻易饶恕我俩……”史丽瑜道:“我虽是女流之辈,但我记住中国一句古语:士可杀,不可辱。”胡再德不无仟悔地道:“我枉有一颗报国之心,想不到做和尚跑进了尼姑庵,投错了门……”到了第四天中午时分,还不见有人前来送饭,史丽瑜、胡再德早饿得肚子咕咕叫,此时柴房间的门嘎吱一声开了,只见小香走了进来。
      “你们难不成要将我俩饿死了才开心!”史丽瑜不满地瞪了眼小香一眼说。
      胡再德道:“我们参加特工站,原以为跟着你们打鬼子,想不到你们鬼子不打,却虐待自己人。
      你们到底安何居心?”小香一点也不生气,道:“你们不用对我大声嚷嚷,大发脾气。
      今天我是来放你俩出逃。”说完,上前一一解开两人身上的绳索。
      “这是金维汉的主意?”史丽瑜见小香脸色不悦,眼窝里还噙了湿漉漉的泪水,感到莫名其妙,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不想小香摇了摇头,掏出手帕揩了下说:“他才不会这么做哩。
      前天姓金的酒后还对人说:原以为史丽瑜、胡再德会成为我的左臂右膀,想不到却是吃里扒外的孬种,留着也是糟蹋饭米,过几天,叫弟兄们练靶子,每人赏一颗子弹。”胡再德一听,一阵颤抖,心想,这姓金的怎么这么歹毒,想不到对自己人也要狠下杀手。
      可一想到金维汉将他俩关在柴房时,曾说过不让跨出半步的话,又担心小香是不是在试探他俩,弄不好,这给姓金的处决他俩找到借口。
      史丽瑜似乎觉察到了什么,问小香:“如若你放了我们,不怕受到株连?”小香苦笑了一下,说:“当初,我真不该听了姓金的话,吩咐娘舅在茶里下了蒙汗药,使你俩落入了他的圈套。
      至于说我受株连,我才不怕他哩。
      他是什么东西?他其实是丧尽天良的畜生……”说着说着,眼窝里涌出了一汪泪水。
      “小香,请别伤心,你放我俩逃出狼窝,我们也要知道其中原因。”史丽瑜一边劝慰,一边打探虚实。
      此时,小香才说出了金维汉已经变节投靠东洋鬼子的内情:前天,金维汉为筹军饷,与两个弟兄带着家伙打扮成商人去了木渎。
      从木渎典当老板那里掠夺了一批钱财,去了浴室洗澡擦背。
      浴室老板见这几人花钱出手大方,安排了个伺候。
      金维汉正玩得昏天黑地,由于典当老板告密,被木渎伪警所抓了去。
      伪警所经过拷问知道,金维汉是重庆政府苏州特工站长,把他游街示众,尔后关进了检问所牢房。
      山本太郎在苏州警备大队开会,闻讯后急匆匆驱车赶回木渎。
      金维汉以为落到日本人之手,小命完矣,提心吊胆,在牢中长嘘短叹。
      山本太郎进得牢房,当着金维汉的面,把木渎伪警所的人痛骂了一顿:“金先生是大东亚共荣的栋梁之材,你们怎么可以将他殴打游街?”亲手给他松了绑。
      当伪警说,金维汉是在浴室嫖娼被抓,山本太郎道:“中国不是有句俗话,自古英雄爱美女,你们怎么不懂这个道理?”事后,他特地从苏州带来了一个貌美的日本少女美亚子伺候他,还许以他胥口镇警察所队长之职。
      经不住色迷利诱,金维汉终于变节投靠了日寇。
      当山本太郎知道金维汉与西山岛的姚冠群是撮土为香的结拜弟兄,于是要他前去劝降。
      金维汉知道姚冠群不会轻易改辙投靠东洋人,但碍于山本太郎有恩于自己,所以带了几名弟兄,备了五百大洋,乘着日本人的小艇,硬着头皮去了。
      见到姚冠群后,金维汉开门见山道:“如今重庆政府和新四军大势已去,东洋人坐天下已是不争的事实,你得善识时务。”他见姚冠群只顾抽烟,一言不发,以为有所心动,进而言之,“小弟知道姚兄的家乡观念颇浓,如果你不愿离开西山岛,我一定看在当年对天起誓的份上,力举姚兄为西山警察所队长,不但依然可以立足西山岛,而且还由皇军拨给军饷……”姚冠群冷笑一声,道:“我已与兄弟们商议,决定与新四军游击队联合,岂能朝三暮四、不守信用?谢谢你的一番好意。
      我是在自己的家乡居住,也不用日本人为我封官许爵!”金维汉无功而归,被山本太郎臭骂了一顿。
      有一天,当金维汉在木渎镇刘罗锅茶馆听苏州评弹,当艺人讲到《天仙配》中董永卖身葬父的一回,突然眼前一亮,噌噌走出书场,直奔家中,拿了本黄色封面的皇历,三步并作二步,来到木渎警备中队,对山本太郎说:“太君,现在卑职已经有叫姓姚的归顺皇军的锦囊妙计了。”“什么的,快快的说。”山本太郎喜出望外。
      金维汉遂从怀里把那本书拿出,揭到中间一页,放在山本太郎的办公桌上。
      “什么的干活,胡闹胡闹。”山本太郎不识中文,简单几句中国话也是半生不熟,看了看书上的方块文字,如堕雾海。
      “我来念给你听。”金维汉谄笑着,照着书本上念道:“光福镇下街铜观音寺建于梁大同。
      宋康定元年七月,张氏掘得铜观音像后,‘岁有水旱,郡辄具礼奉入城,祈祷必应。
      因此,自宋以来,铜观音寺焚香如窑。
      据传,明时遇大旱,知府亲率官吏,恭迎入城消灾。
   

第30章 风云突变 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