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按照朱荣栋的命令,率领三千骑兵往承天府出发,两日便到了承天府外围,本来想着会有点小规模的战斗的,没有想到承天府受到消息,直接开门投降,知府亲自引领着刘大的三千军进城,城内居民个个欢天喜地,这让刘大颇为惊讶。
承天府府衙的高乐大人,还替刘大摆了酒宴,以表示对楚王府军队的欢迎,刘大从高大人口中方才知道为什么承天府的居民会如此欢迎楚王府的军队,承天府和武昌府接壤,两府的百姓商旅多有往来,自从朱荣栋当了楚王以后,武昌府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上升,商家的经营环境也要好了很多,在这个百姓普遍贫困的明末,武昌府的成就无疑是很吸引人的,特别是那些底层的贫苦百姓,当然,也有很多人畏惧,那些大地主们就非常恐惧,他们可是听说了黄州府的事情,楚王府把地主大户的土地,都分给了那些贱农,而且那些百姓开垦出来的土地,三年不需要交税,现在武昌府和黄州府的百姓开垦荒地都疯狂了。
承天府的知府和衙役们也非常乐意楚王府将他们合并,他们可是听说了,楚王府范围内的官兵,那薪水俸禄可是要比大明的高三倍不止,虽然以前也拿了楚王府的俸禄,但是那都是按照大明朝的标准发放的,却不是按照楚王府的标准发放的,现在楚王府的军队过来了,他们很高兴地就打开了城门。
刘大在承天府待了几日,等张庆的人马过来后,他便继续往德安府行军,楚王府的军队到哪里,楚王府颁布的法律和政策就要到哪里,虽然后面的工作更难,但是那不是刘大要考虑的事情,因此等到交接的人员到达后,他就带着军队走了。
德安府五十里出,有一座大明的屯堡,名为平里堡,平里堡内有屯兵五千人在册,实际只有三千人,其中有一千人被抽调到了辽东,堡内还有两千人驻守,平里堡内指挥使范天问,为世袭百户,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步一步从百户爬升到千户,然后又爬到指挥使的位置,这个年代能升官都不是靠能力了,靠的是钱财,有钱财疏通关系,那升官就快,范天问已经打通了升官的门路,他将积攒多年的银子,托人转手,全部送给了新任的首辅温体仁,很快就从千户升到了指挥使,本来前途无量,可是今天的一份塘报让他忧心忡忡,前几日,楚王府的军队占领了承天府,接下来很可能要占领德安府,如果那样,自己的平里堡就危险了,他并不看好楚王府,一个弹丸之地,怎么可能和整个大明对抗,现在之时皇上抽不出手来而已,不然武昌府早就覆灭了。
范天问并不看到楚王府,再承天府投降后,他就立刻召集了手下千户,准备誓死守卫德安府,当然这些卫所的士兵的战斗力他自己再清楚不过了,平时疏于训练,令军饷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面,逃命的时候,满洲女真人的铁蹄都不一定能够追得上他们,因此他必须要跟手下的千户做好动员工作,让他们誓死效力。
可是操蛋的时候还是发生了,昨天收到塘报,今天一大早起床,指挥使范天问就接到报告,刘大的三千骑兵已经进了德安府,兵不血刃的军队就进去了,这也太快了!
他现在只能据堡而守,同时立刻给京师发塘报,希望有人可以来救援自己。
从承天府出发,路上仅仅花了两日时间,刘大的大军就到了德安府境内,半路上刘大接到朱荣栋的命令,要求他进
第七十四章 接管德安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