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王家客栈本就有客源再加上味道好清洁卫生过关,吃了的回头客多。
一个月结算下来,除了盈利和工钱。
对,每一个人都有工钱,当收银的何氏、厨师长邱秋本人、墩子王强和吴霜,甚至洗碗上菜擦桌子的吴雪吴霜和何氏三个屁孩子,多多少少都分了一点钱,最后还是盈利的。
“共十二两,咱人一人半。”按说一年结算一次更可观,可是邱秋有更多的打算,她急需要钱周转。
“不瞒大妹子,这还是我这些年见得最多的钱。”孩子们的工钱都交给她保管,加上自己的七钱和红利何氏手上一共有十六两银子:“明说我们有客栈,结果经常入不敷出日子艰难。“
难怪她要主动找自己开店。
“差不多,我也是。“虽然邱秋在现代见过的钱就如符号一般多得数不胜数,但那都是别人的。而且,还是过去时,这辈子也见到了钱,几十文,几两到现在:”何姐,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以后咱们会分得更多。“
邱秋决定每个月推出一两个新菜,这样更能吸引客人又能很好的防止抄袭。
缺少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的古代,做个苕干都要被模仿更何况是菜肴呢。
好在,她这颗大脑最强,脑海里的菜品成百上千。
与其说是在安慰何氏不如说是在鼓励自己。
说起知识,邱秋觉得让几个孩子学点文化很有必要。
怎么说呢,吴霜学厨娘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标签总该认得吧。
而吴雪吴雨都还,总不能每天让她们就和青菜萝卜打交道吧。
男先生想都不要想,各种顾忌和担心;女先生屈指可数。还有一种就是自己亲自上阵。
嗯,不行,自己最不耐烦的是教学生。
要学还可以将何氏的几个孩子也一并教。
邱秋决定搬出王家客栈的后院独立出来再找一个先生。
“大妹子,找什么先生呀。“何氏突然大手一拍:”我家那位不是读了二三十年的书了吗?让他教啊。“
这倒是一个人尽其用的好办法。
怕只怕他眼高手低教不好这些孩子。
“我一直就没指望过孩子们能考状元当官,能识几个字自己养活自己就行。“何氏感慨万千:”唯有他爹逮着谁都要说教一番,还总骂强哥儿兄弟俩不争气。“
等等,只强哥儿兄弟俩学了识字,那两个女儿呢。
“他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让学。“何氏气哼哼的说:”我让他教教,再怎么着也得会看帐本才行。“
“是这么个道理。“去他的无才便是德,硕大一个王家客栈要不是何氏支撑他王秀才就只能喝西北风。
固执愚昧顽固加不负责任,极品人立马呈现。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嫁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吴风,邱秋看天
第四十七章 见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