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6章 眼光和魄力[1/2页]

超巨星时代 白白的小米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友们原以为这篇关于易水寒工作室投资电视剧的新闻是小编胡乱编造的。
      没想到老李把这个消息的来源和印证说得清清楚楚。
      他甚至把对郑燎原的专访整篇都发了出来,这下众人都傻眼了。
      最让他们吃惊的是易水寒居然是新生这部电视剧的最大投资商。
      按照新闻中的说法,易水寒因为这部电视剧收入达到了上亿!
      这是什么概念?有多少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到这么多钱,而易水寒投资了一部电视剧就赚到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着这边报道张大了嘴巴,娱乐圈的钱真的这么好赚么?
      “我了个大草,这个家伙居然赚了一个亿!实在是太厉害了吧。”
      “会写歌、会演戏、会写剧本、会开工作室、会赚钱!易水寒是绝对的男神啊!”
      “工作十年,全身家当两万六,他的二十岁就收入上亿了,这人和人还有的比么。”
      “比起易水寒的收入,我更在在意的是易水寒写的剧本,难道这世上真有这种天才?”
      “呵呵,这就是娱乐圈,随便一个三线艺人都能赚个上亿?”
      众人在震惊的同时,纷纷表示羡慕嫉妒恨。
      不少人酸溜溜地表示娱乐圈的钱真好挣。
      但很快,就有业内人士跑出来打脸了。
      “刚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是很诧异的。
      我从没有想过刚进娱乐圈的新人居然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
      在评论区内有很多友表示娱乐圈的钱好挣,甚至有些家底富裕的友蠢蠢欲动,试图进行投资去博取更大的利润。
      在这里,我奉劝各位一句,还是慎,不要盲目地一头扎了进去。
      业界有一句话是这样的:电视剧的投资是制片方、购片方和电视观众三方的博弈游戏。
      在博弈的过程中,电视台所代表的购片方占有一定的垄断地位!
      但他们同样受到收视率的压力,他们往往愿意购买收视不错的同一类型片子,或者是有大牌演员参演的电视剧,这样才会比较安全。
      所以说,并不是电视剧拍摄出来就一定有电视台愿意购买。
      有这样的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目前国内每年的电视剧产量超过了三百部,其中能在电视台播出的只有一百五十余部,接近一半的电视剧只能压在库底,无法和观众见面。
      而在播出的电视剧中,盈利的只有两成左右!
      也就是说三百部电视剧,只有三十部电视剧可以盈利,一百二十部电视剧保本或者略亏,剩余的一百五十部血本无归!
      这其中的风险而知,投资电视剧绝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大致了解过,新生这部电视剧投资大约在一千几百万,而从占比来看,易水寒投入了有一千余万!
      这大致是他的所有家当了!
      所以我才会在前文中说易水寒的眼光和魄力简直让人震惊!
      如果是你

第356章 眼光和魄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