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正是如此,虽然朝中不少官吏都吃过张九龄的亏,言语中也多少流露出对张九龄的不满和怨恨,可却从来没有人不佩服张九龄。”
      “有的人会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要求别人的行为,而张九龄却是站在法律的最高点,对自己进行反思。”
      “而忠于国家、忠于皇帝、忠于官职的张九龄,才能让自己的才华在唐朝不断展现。”
      “有人说做官做的时间长了,就会摆架子,而且凡事能糊弄就糊弄,但是张九龄在任数十年间,凡事事必躬亲。”
      “在担任宰相短短几年间,不仅要处理好朝堂内外大小的繁杂事务,更要协助唐玄宗平定处理外交事宜,调和与周围突厥、朝鲜、日本等国的外交。”
      “也正是在他孜孜不倦、凡事亲力亲为之下,张九龄对身边的工作和人员的指挥,才能做到了如指掌,各尽其才。”
      “不是说凡事都要亲自去做的官员才是真的好官员,只是碰到那些工作和辛苦的官员不能逃避和退缩,只有付出过,结果让自己更加满意,而其他官员和百姓才对你更加认可。”
      “由于张九龄的主要工作是政治活动,位居宰相之位的他,每天忙于公务之后,再与一帮文士喝茶谈诗,好不惬意,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情景。”
      “但在那个年代,才华横溢并非是好事,很容易遇到小人的嫉妒。”
      “唐玄宗执政晚期,由于在位时间太长,开始荒于朝政,沉醉于享乐,而且患上了喜欢听马屁的臭毛病。”
      “这个时候,就有一个著名的奸臣登场了,他就是李林甫,他的出现,直接成为张九龄施展才华的主要阻碍。”
      “李林甫,没有什么才华,就是不学无术之徒。”
      “他只会仗着权术,以及在皇帝面前拍马屁的方式得宠,更仗着李唐王室贵族后裔,经常贿赂嫔妃宫女,到处打探消息,曲意奉迎,结果更加受皇帝宠幸。”
      “此人最恨读书人的刚直,有一次皇帝让他主持选拔,到了最后,他一个也没有看上,这肯定是那些正直人士没人给他送礼。”
      “回去后他一本正经地跟皇帝说,大唐王朝只要是贤良之士全部都到朝廷任职了,民间已经没有贤良了。”
      “此时的唐王朝,以李林甫为首的小人横行天下,一个忠正的君子是不可能斗得过小人的,大唐衰落的征兆已经显露。”
      “就这样,张九龄被赶出了中央,其他大臣不敢多说话了,李林甫处理了最大的政敌,这下更加无所顾忌了。”
      “据说张九龄被罢免时,高力士带来一把白羽扇,说这是唐玄宗特意交代给他的,意思是张九龄已经跟不上形势了,这也确实符合唐玄宗后期昏庸的性格。”
      “对此,张九龄根本不以为然,还固执地上了一道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满情绪,可这对于当时的衰落没有一点的警惕。”
      “从繁华的京城回到乡下,从人生的巅峰回到令人神伤的低谷。”

第98章 拍马屁就能上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