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的路线。”
“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大臣四匹马拉车,刺杀目标是乘六驾马车的秦始皇嬴政。”
“张良最终找到了他想要的大力士,并且得知秦始皇要出行的时候,就开始寻找埋伏的地点。”
“最终张良选择了博浪沙这个地方,作为刺杀秦始皇的埋伏地点,博浪沙的地理位置优越。”
“因为这个地方路面沙丘起伏,所以,秦始皇的车队的速度就会降低,而且北面是黄河,南面是官渡河,芦苇丛生,便于逃跑,不得不说,张良想得很周到,逃跑都想好了。”
“秦始皇的马车是用六匹马拉的‘天子六驾,大臣四驾就很容易辨别出来。”
“但是秦始皇是皇帝啊!那就得鬼一些,精明点,不上心自己的安全,早就死了。”
“嬴政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早早的做了准备,准备了多辆六驾马车,每辆都是由六匹马拉的,就容易混淆刺客,据说这一方法是由秦国的国尉尉缭准备的。”
“秦始皇的车架临近博浪沙,张良与大力士就做好了弄死秦始皇的准备,但是,不知道张良信息没有探索好,还是那个大力士傻,竟然弄错车了。”
“最终击中的是伪装的车驾,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这就显示出张良逃跑的厉害了。”
“历史上有记载的刺秦只有三次,荆轲和高渐离都是做了有死无生的打算,唯有张良在行刺失败后成功逃脱,并且逃过秦始皇在天下的追捕。”
“这就说明张良还是很有本事的,不像其他没有脑子的人。”
“秦始皇被刺杀后,就让人全国通缉张良,张良自然是去到哪都会有人盯着他,一旦发现他,肯定是要暴露他的行踪。”
“于是,张良得从容步游,人越紧张,就越得保持平静安稳的样子,这样子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伪装。”
“就在这里,张良碰到了那个开头那个‘无礼的老人,从而张良的人生发生改变。”
这个张良拾履故事了解张良的性格,年轻人心气高,在得到了那个老头的点拨后,性格得到了改善。
“如若不是张良耐心,也许就得不到《太公兵法》,更没有后来的事迹可言。所以这老头还是好的。”
“扔鞋老人真正教他的是不能只在表面上从容淡泊,一个人的内心仍然充斥着各种心思,这样就看不到更长远的事情,眼光会有所局限,不能扩宽自己的眼界,无法成为真正的智者。”
“学到了本事,可是国破家亡的仇还没报,怎么办?张良需要遇到一个可以帮他的反贼,接下来就是张良和刘邦的故事了。”
“时间回到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是大秦的第一场农民起义,在此之后,早已被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压榨的天下百姓们,立马揭竿而起,云集响应。”
“在下邳憋了十年的张良,也终于意识到属于自己机会终于到来了。”
第43章 要一个帮自己的反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