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黄昏时,苏志和离开天香楼,带着丝丝酒意,仿佛沧桑了许多。
      不理会楼上楼下众多投过来的好奇,惊讶的目光,他步态沉稳,意兴萧瑟的踏上天香楼叫来的马车。吩咐道:“去杨柳巷。”
      坐在马车中,苏志和冷静的整理了下思绪。
      今天从夏小婉这里收到的信息,太多了。
      二十几年前苏家军中伏被灭那一战,当时事发突然,士卒视为天神般的苏侯突然被射死,众人失去战意,四散而逃混乱中彼此都不知道他人的情况。
      苏侯帐下四大将中齐正勇当时就在苏侯身边,因此不存在逃脱的可能,被射的如同刺猬,落入河中。
      秦同在桥边,离苏侯大约一两丈远的距离,也处于被魏军射手盯死的区域,因此他身边的士卒全部被射死,秦同中了一箭,侥幸逃脱,带了两个人向南方而去。
      另外两员大将,阮雄不知所踪,只有夏小婉的父亲顾才哲当时在苏侯身后的步军中,见情况危急,大局糜烂已经不可挽回,便带着身边的数百人拼死杀出。冲出包围之后,一路又收拢了包围圈中逃出的散兵,最后跟着他的苏家军士卒足有上千人之多。
      顾才哲带着众人一路前行,沿路打探情况。是时京师动乱,秦文帝已死,新君武帝即位,朝中一边对旧臣大清洗一边料理收拾景阳宫之变留下的残局,而此时北方又有敌国趁机进犯。从新君秦武帝到下边新掌权的大臣,个个忙得焦头烂额。苏侯之死与苏家军的覆灭,竟无人过问。
      几年后,朝中有人提起苏侯之事,说他忠诚爱国,不幸战死。理应表彰。随即被一批文臣反对,理由是景阳宫之变时,他未得旨意,急冲冲的带兵赶回,意图不明,显然是要参与景阳宫之变。
      这是后话了,顾才哲等人闻知京师乱局,遭遇惨变的众人此时也没了再从军上战场的念头苏侯一生为国,死后朝廷不也没来管。
      于是少数人独自回了老家,大部分人则跟着顾才哲来到北方,辗转奔波,最后落脚于离京城不远处的一个村落。那村落里的男丁前些年都被朝廷征去上了战场,据说全部死在一次惨烈的战役中,遗留下一村的孤儿寡妇和老人。村中竟是一个青壮劳力都没有,稍重点的力气活都是村中两三个60岁的老头干,日子过得格外难。顾才哲等落脚于此处,大受村中欢迎。
      就这样,苏家军留存下来的这批军士,就此成了北方村落里的农夫。夏小婉就是顾才哲的女儿。
      而乐易玲,则是另一个往事了。
      乐易玲的生父就是苏侯的好友,秦同极为尊敬的饱学之士—岳中云。
      景阳宫之变后,以前的金乌大将军李元吉即位,即是当今的秦武帝。四个儿子自然封王,其中儿子李天运被封为北王。刚直的岳中云却得罪了这位新的显贵,被活生生逼死。少年时的苏志和在定州河边遇到的正是他逃亡中的女儿乐易玲。
   &

九十五 惊人往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