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的班。直到前些年才回老家结婚生子,后来就呆在家里,偶尔出去帮人搞室内装修赚钱养家。
章叔比我爹小了十来岁,他大哥是我公的干儿子,因此他小时候没少跟着他的大哥来我家,跟着我爹玩,饿了在我家吃饭。他大哥我叫辉叔,因为家穷,小小年纪就出门去了省城打工,到了结婚的年纪,回来说下一门亲事,娶过了门。第二年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在媳妇刚满月几天,就把刚出生的孩子放在家里叫爷爷奶奶带着,自己带了媳妇又去了省城。
刚去了一年,就传来噩耗,说是在省城是在煤窑上班,却遇到煤窑塌方,辉叔没有跑得出来,被砸死在煤窑了。章叔急匆匆约了几个亲戚,赶去了省城出事的煤窑。到了地方以后就听说煤窑是两个老板合伙开的,一个老板刚刚出事就跑路了,另一个老板被堵在办公室没有跑得掉,但是听说老朋友跑了,急得跳了楼,当场摔死了。
章叔等了两天,没有见人来处理,最后政府出面,给了三万块钱丧葬费,就地火化了。章叔捧着大哥的骨灰,领着嫂子回了老家。
辉叔下葬过后,辉婶抱着辉叔的遗像痛哭一场,然后把孩子托付给公爹婆婆,毅然决然转身回了娘家。当年过完年的时候回来过一次,见了见孩子,又回去了,那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辉婶。
第二年,章叔也结了婚,章婶是章叔的舅舅的女儿,两人是娃娃亲,从小青梅竹马倒也谈得来。再过一两年,章叔的女儿出生了,接着又生了一个儿子。
生活的琐碎是家庭矛盾的开始,章叔家一样是避免不了这样的矛盾。老两口几十年的生活一成不变,如今短短几年一下子多了一个章婶跟三个孩子,不可避免的磕磕碰碰引发了战争。
于是家分成了两部分,老两口带着辉叔的儿子去住了堂屋,章叔一家四口住了偏楼。辛辛苦苦几年之后把偏楼拆了,在原来的地基上建了一栋二层平房,一家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后来因为大公生了病,需要人照顾,辉叔的儿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开始读书了。刚开始的时候章叔只是时时过去帮帮忙,有什么做不了的活计就帮着做,渐渐的发现自己一己之力,实在无法完全顾及到两头。章叔无奈之下接纳了老两口,一家人再一次合在一起了。
然而从前存在的矛盾如今依旧存在,并没有经过分家在合家而有改变。于是争吵继续,战争继续。好歹熬到大公病好了,又一次分了家。
“蛮子,我没有文化,但我也晓得这样算是没孝心,周围的人都这么戳着脊梁说我。但是啊,蛮子,你二爷活着累啊。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我是有心无力啊。”
说到这里,章叔脸上的笑凝固了,眼睛里满是湿润,眉心拧成川字,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我无法给予他任何安慰,也不敢劝他抽烟,只是静静的坐着,看着他。
“二爷,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改变的。”
我知道这样的语言苍白无力,但我只能这样说,也只能这样说。
(本章完)
第16章 那些人,那些事(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