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章 乱相四起[1/2页]

莫问剑归处 凡止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萧瑟的西风,伴着飘零的黄叶,远空的寂鸟传来几声鸟鸣,秋意渐浓。
      秋天,对农民来说正是收获的季节,本该是充满喜悦的季节,但大秦的农民,却都愁眉苦脸地计算着,上交赋税后,自己和家人还能否平安度过这个冬季。而如今各地纷纷起兵,壮丁入伍,烽烟四起,多少良田毁于一旦,士兵们的温饱成了各个将领的首要问题。燕、韩、赵、魏、齐五国虽联合反秦,但相互接壤的土地上的个兵营,时不时便发生军械武斗,秋季到来,军晌的拖延导致的抢粮事件尤为严重。倒是长江以南的楚地,在项梁的治理下,还算得一方安宁,而薛县的群英会更是给楚地的商户们带来了大笔收入,楚王城中也是一番安乐祥和的景象。
      但这片刻的安定,却被突如其来的一队甲兵打破了,他们残破的铠甲,久经杀戮而磨平的戟剑,弥漫在空气中的血液味道,以及身上浓厚的杀伐之气,把楚王城中的人们从虚假的太平中拉回到残酷的现实中。群英会的举办,并不能阻止天下大势的转变,更不能对抗大秦之师的反扑,其目的与其说是聚集天下英豪,更不如说是找出具有真才实学的将帅之才,输送到前线,与那困厄的病狮作斗争。
      吕臣便是在乱世中逐渐觉醒的少年,他跟随陈胜征战各地,看着这个楚王的势力一步步壮大,争夺土地,壮大队伍,分封各地诸侯王,看似推翻秦国暴政的统治不过是时间问题。谁知吴广率领的主力军受困于荥阳,而周文所率的奇兵攻入函谷关内,眼看咸阳近在咫尺,却被神兵天降的章邯打了个措手不及,连连败退。最后周文无粮无援,战死关中,更没想到的是远在荥阳的吴广竟被田臧所杀,主力军全军覆没,短短数日,三十万大军便烟消云散,还有胜似亲兄弟的吴广的死,让陈胜瞬间苍老了许多,但他依旧没有退后半步,率领残部继续向前,这些吕臣都看在眼里,却有心无力。
      据传那章邯和田臧都来自一个叫东神教的神秘组织,吕臣心中虽恨,却没有任何的办法。他并不是天生的将才,生逢乱世,幸遇得陈胜,待他亲如父子,在征战的路途中才有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年纪轻轻就已经担任将领,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虽然前线大败,主力军覆灭,但吕臣相信反秦的势头只会越来越大,待到天下群起响应,英杰并起,气势微弱的秦国便只能苟延残喘。
      可惜,陈胜并没能等到那一天。
      听从吕臣建议的他准备先行撤退,保存有生力量,谁曾想在撤退途中,陈胜的车夫庄贾,竟是早就潜伏在他身边的刺客,一击即杀,谁都来不及反应,也来不及救援。行军在前的吕臣得知消息,根本来不及伤悲,连夜奔袭八百里,斩杀庄贾于陈县。
      面对着庄贾的尸体,和陈胜冰冷的身躯,悲愤交加的吕臣心中徒然升起一股无可奈何之感。人被杀,就会死,无论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百姓,生命不会对你有任何的馈赠,时间的流逝也是那般悄无声息。
      楚王陈胜就这么死了,没有什么大雨滂沱,电闪雷鸣,只有那无尽的秋风,和萧索的凉意。
      陈胜死了,但反秦的势头没死,吕臣命人将陈胜的尸体冻好,与大军一同运往会稽,而自己率精兵先行赶路。时间对他来说太宝贵了,分毫都不能浪费,一路上他势如破竹,天地间再没什么能挡得住吕臣。
      然而两日后到达薛县,两千精兵却只剩下寥寥数十人。
      吕臣率着残部在那个小酒肆前停下了脚步。
      干涩而冷淡的声音,在整个寂寥的街道上无比清晰。
      “末将吕臣,见过项裨将,敢问上柱国何在?”
      少女识趣地将手抽出回到酒肆中,项羽缓缓倒满一碗酒,将铜碗递给吕臣正色道:
      “叔父应在府中,你随我同去,旅途劳累,各位将士不如先在此地休整,虞婧,韩信好生招待这些壮士!”
      吕臣回头望着这支灰头土脸的军队,也暗暗叹了口气,将碗接过抿了一口,递给了副将沉声道:“不要惹事。”
      副将点了点头,转身立正喝声道:“全体听令!原地休息!”
      话音一落,几十个士兵立正、下蹲、盘坐,一气呵成,整齐划一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动作。
      项羽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起身朝众将士抱拳,便朝前走去。
      “辛苦。”
      吕臣一松手,任由人头滚落在地,看了一眼自己微微颤抖的手,跟在了项羽身后。
      张良拽了拽看得正痴的刘邦,低声道:“大哥此地不宜久留,先去和萧老兄他们会合。”
      刘邦这才不舍地收回目光,秋风依旧萧瑟,斜阳西垂,两人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了街道上。
      在西北城区的一家农舍中,两人找到了萧何等人,张良将所见所闻告知众人,萧何面色复杂地陷入沉默之中,最后缓缓吐出四个字。
      “前线有变。”
      刘邦讷讷地啊了一声,咽下口中的碎肉,问道:“什么意思?”
      吕雉和孔昕已去休息,在昏暗的烛光下,四个年轻男子和一个中年人围坐在一张小木桌旁,曹参抱着抵巇靠着墙边,半张脸隐在黑暗之中。
      萧何咬着嘴里的木签,双肘撑在桌上,皱着眉低声道:
      “训练有素的士兵出现在长江以南说明什么?退守,只能是退守,前线必然吃了败仗,而且不是一般的败仗,这个吕将军要么是来向项梁借兵的,要么是来联合的。无论是哪种可能,但他没有去其他五国,说明楚地在他眼中是最有希望谈拢的,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张楚政权下的前线出了问题。”
      萧何顿了顿继续道:“之前我回东神教得到的消息称,楚王陈胜率十万兵由陈县西进,一路凯歌未尝败绩,现在看来大军可能在西进途中遭到了阻击,能有此作为的恐怕便只有审鬼堂堂主章邯了,等等!”
      仿佛想到了什么恐怖的事情,萧何突然瞪大了眼睛,嘴中的木签悄然滑落,他一把抓住张良的袖子问道:“那个将军的神色如何?”
      张良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下说:“愤恨吧,应该还有一丝悲哀。”
      “那他有无焦急的表情?”
      “这个……好像没有。”
      听到张良的话,萧何有些颓然地身子突然向后一倾,仰头长叹口气道:“这下出大事了。”
      “萧哥,怎么了?”
      樊哙皱着眉望向萧何,刘邦和夏侯婴也都是一脸茫然。
      萧何将额上的杂发揽到头后,长呼一声。
      “我曾听闻教中有安排极夜堂刺客在各国潜伏,那将领没有焦急的情绪,说明前线不需要援兵了,溃败,只剩下这个结果了。而悲愤……”
      萧何没再继续往下说,而众人也显然明白了他的意思,那就是主将被刺杀,而整个张楚政权不再需要援兵的前线,就只有一个这样的主将,那便是他们的王——陈胜。
      刘邦挠了挠头道:“可他所率的几十人却仿佛刚经历过大仗一般,身上的血迹都还未干透啊!”
      萧何轻声叹道:“我想这一路上的战斗便不是和秦军了。楚王身死,各国的探子想必都将消息传了回去,这斩杀刺客可谓是大功一件,这颗人头无论是向楚地借兵,还是对任命新的楚王都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这位吕将军能活着到薛县很是厉害,只是不知这一路上战死了多少精兵。”
      如果吕臣在这里一定会惊诧万分,因为萧何所言竟没有丝毫的差错,仿佛亲身经历一般。
      樊哙啪地怒敲了一下桌子,“这些国君也太不是人了!打仗没见他们出什么力,争功倒是如此卖力!”
      张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就是乱世人心,能依靠的力量便只有自己。看来项梁设楚王城暗中也有为此做准备的意思,现在楚国最有可能出任楚王的便是他了,也许群英会上就见分晓了。”
      刘邦也皱着眉点了点头,询问道:“如今前线大败,秦军自然会乘此势头收复失地,我们该怎么办?”
      张良嘿嘿一笑,伸了个懒腰道:“我们当然还是好好准备群英会啊!无论出了怎样的大事,跟现在的我们都没有半点关系,最为难的怕是项梁了吧。嘿嘿,出兵,还是不出兵,怎么选都很难受,这个时机实在太难抉择了,群英会还没开始,然而他必须从幕后走到前台来了。”
      揉着额头萧何叹了口气,“确实如此,这对我们而言并非不是个机会,楚地正值用人之际,只要我们在群英会上崭露头角,必然能够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这个时间点,可能就要直接上战场了……”
      “啊!可是我们根本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啊!”
      萧何苦笑一声,揉了揉樊哙的头。
      “小樊哙你这么一说,我觉得磨练的机会也许就不远了。”
      “大伙先休息吧,明早再去打探消息,关于群英会我们知道的还是太少了。”
      刘邦神色有些复杂,暗中握住的拳头微微颤抖,虽然豪言壮语说过不少,但要真正直面大秦的铁甲雄兵,还是让他思绪万千。是担忧,还是兴奋,亦或是恐惧,群英会结束后,就要上战场了,与东神教的战争也就真正开始了。
      众人散去,刘邦一个人坐在桌前,望着飘摇的烛光,不知在想些什么,这时黑暗中突然传出一个声音。
      “大哥,我们不会输的。”
      沉稳而冷静的声音让刘邦陡然一惊,他回头看到说话的正是在烛光中身影摇曳,面色肃穆的曹参。
      “原来是敬伯啊,别这样吓人啊!怎么了?”
      “我们一间房。”
      刘邦哑然失笑,自己这是怎么了,被现实压抑的气氛给吓住了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战争啊,打仗啊,不得不如此啊,要赢,不想死!
      长呼了一口气,刘邦心情舒畅了不少,他将烛火吹灭,轻声笑道:“嗯,睡吧,睡吧,哈哈!”
      日暮,将军府。
      “叔父,这位吕将军求见。”
      项羽带着吕臣来到府中大殿,殿上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正在舞剑,银甲红缨,英姿飒爽。左边上座坐着一位灰袍老者,神色有些疲惫,端着陶碗,碗中冒着热气,深绿色的叶片在水中翻滚,一身轻甲的年轻人身形挺拔地立在旁边。
      中年人将剑收入鞘中,抚须长笑,“羽儿,给你的兵书读完了吗?”
      项羽撇了下嘴,挠了挠头,“叔父,吕将军有大事相报,这兵书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项梁这才将目光聚向项羽身后的吕臣,头裹青巾,血迹斑斑的残破铠甲,以及他身上散发出的肃杀之气,不禁让项梁暗道一声好字。
      吕臣随即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吕臣,见过上柱国,特有秘事相报!”
      项梁挥了挥手,“吕将军请起,这里都是我信得过的人,但说无妨。”
      吕臣眉头微皱,沉声道:“周文将军战死函谷关,副王吴广为奸人所害,十万大军覆没,楚王陈胜在撤退途中亦被刺杀,现末将重组苍头军于陈县恭候上柱国!”
      项梁闭上眼仰天长叹一声,“我本自任大将军,备兵数万打算群英会结束后便西进,援助楚王克秦,怎料世事无常……”
      他捏了下鼻梁叹道:“陈胜、吴广,皆是不世出的豪杰,却死于奸人之手,怎不叫人悲叹歌泣!奸人可斩乎?”
  &nbs

第33章 乱相四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