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中国青年为何“丧”?[2/2页]

沐森读书 沐森小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再不济做钢琴教师也是一件梦想与生活并驱的乐事。
      结果被家人直接了当的否决了,做钢琴家只有少数人能成功,钢琴家大多都是钢琴世家出身,需要天赋的,从娃娃抓起的,你都初中了,闪闪发光的那个人不会是你。就这样,嗯算了吧。我不会是那一个。
      03
      如果你打算做某一件事,身边总会有人举着大把例子,告诉你做这件事的后路是什么,结果是什么。你原本对这件事的极大期盼,无限幻想,都被这些所谓的“过来人”给扼杀掉。
      这就是现代人的“聪明”,在被各类信息包围下,认为“看透了”一切,渐渐地对身边的事物失去了新鲜感,好奇感,一边看着邻居做淘宝每天寄出几百个件,收入几十万,想试一试,另一边听人说淘宝几年前做就容易,现在要做很难,投入也大,很难做得起的。被这种负面信息一再打击,激情也不在了。
      最后的你成为了一条咸鱼,唯一的身份,就是你是一生命,一个个体。无力改变现状,每天按部就班,看似忙碌,其实是瞎忙,毫无价值。这个时候,那种丧,那种对社会的无力感便会时时刻刻袭击你。明明是大好青年,走在大街上,却不过是一具皮囊。
      04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

(一)中国青年为何“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