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改妆之后的男子远不如以往清俊,可是接到邀请的某人还是超级开心的把手放进面前那个摊开的掌心。
      微风正好,阳光温柔,重重深红映浅红。
      今天的云朵不少,太阳穿过一朵又一朵云彩,花叶的颜色也在变幻。
      蜀王的正宾还在绕城,在去吴尚书家看热闹之前,他们还有很多可以打发的时间。
      面南屋子的侧屋里是书房的布局,墙面上挂着一幅山中野趣图,装裱的绢布看起来上了年头。
      走到这里,见贵妃停下了脚步,有人介绍到,“没有落款,但看起来是数代前常用的手法,皴墨和飞白连用。”
      “嗯,画的真好。”甄菲赞叹。
      水墨画上,山石逼真,凹痕和褶皱都相当符合地理规则,不像很多所谓“写意派”、“文人山水画”,随意乱涂了几笔,就说是抒发胸中豪情,其实却好像把赤道非洲画成冰雪大陆。
      这样的画师。可能连真实的山川大河都没见过,河水弥漫过的石头可以画成骨瘦嶙峋状,而不是被冲击打磨地圆滑,可就是这样的最麻烦了,画的不对还不许人说不好。
      甄菲小时候和哥哥们有胆量做各种“仿古”画作,很大程度上是对这种画腻味了,偏偏甄老爹周围免不了有一撮这样的人在。
      眼前的这幅画,山中蓑衣人虽然背着柴火,可是表情自在,腰上还系着一个酒葫芦,看起来是刚刚从身后不远处的亭子里休息完毕,走回道路上准备重新出发。
      甄菲看着画,不知道是羡慕其中山人的酒,还是蓑衣人所在的山川和明月清风。
      她完全不知道,此生,她是否还有可能,“邀月同宿,青山深处”。
      嗯,蚊子之类的,如果可以的话,都可以暂时忽略掉。
      甄菲在看花,帝王却在看人,有那么一瞬间,他似乎感觉眼前的人突然飞远了,但是回过神,她的手还在手心里捏着。
      或许是这里太安静产生了错觉?
      于是,帝王招手问侍卫,蜀王的迎亲队伍到哪里了。
      侍卫说,已经在三条街开外了,正往南走。
      “走,一起去听听兵部侍郎的进门诗。”
      “嗯~~”
      吴尚书府。
      即将到大门口了,很多看热闹的挤在大门口,等着进门的各种诗句和笑话。
      因为事先已经打好了招呼,专攻政务、文章严谨、诗词垫底的兵部侍郎提前打了小抄,背了不少不同种类的诗句,从五绝五律到七言七律,甚至古体诗都背了一两首。
      新浪接亲,进门需要“交诗”一首是京城惯例,加上一路到后面的“却扇诗”,最少也得有四首不同的诗句。
      因为是代替蜀王,这些诗句还不能太差,因为名义上都是新郎官“做”的。
      兵部侍郎抹了抹汗,背了两首字数不同的进门赞诗,终于被吴家亲戚们放进门了。
      不远处,看热闹的两人弯了嘴角:那兵部的侍郎略带一点点口音,背错的地方好像被人忽视了?唯有那个瞪他的人闷闷不乐,看起来也是迎亲队伍的一员,估计是被硬掏了一手不错的七律走的诗词原作者,还因为诗句的格调被改过的字句降低了而生了一肚子气。
      门口被拦下来了。
      侍卫递上礼物,报了牛家的名字,一行人便被引入了吴府。
      吴家不是传爵位的家族,家中的陈设一般,只能说比较符合文官的家庭情况,略有所提高罢了。
      虽然家资不算丰厚,但小辈的成长足以弥补。
      府内外人来人往,进门各种摩肩接踵。
      迎客的几个吴家的小辈沉着淡定,忙而不乱,特别是有个皮肤微黑的年轻人,有小厮来报客人的位置被排重了也能眉头都不皱一下的前去处理。
      “家风尚可。”帝王评价。听起来,他对蜀王妃的家族是满意的。
      “老爷,这里的酒水不错。”甄菲斟了一盏酒。
      帝王接下了,挡在嘴边,没有喝下去,倒是接着端酒的姿势把周围都看了一遍。
      进门的时候,后面姑娘所在的地方被绕开了,但是前厅的人更满,亲眼看到来往的人们,更能直观地了解下属官员们的情形。
      蜀王虽然被封了号,但毕竟阿斗还曾当过帝王,若是还有想要“从龙之功”的,没经历过什么挫折的大皇子、蜀王,是个当傀儡的好选择。

观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