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据,三到五年的普洱生茶又往往呈现花蜜香,不同茶区山头的茶在特定阶段又会有独特的香气,比如景迈茶的兰香,昔归的菌子香等等,虽然有些香气存在主观性强的问题,不过也可以辩证的去区分。对于熟茶的气味,堆味与陈味可以作为判断年份的重要标准,一般13年的熟茶堆味相对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弱(现代有些工艺的熟茶新茶几乎感受不到堆味的另作他论),除却了堆味,陈味的轻重结合叶底的发酵程度,对于年份的判断基本能做到“八九不离十”,至于其他的一些香气,往往能反映等级,仓储等问题,比如枣香往往出现在粗枝大叶的熟茶身上,荷香(或者称为嫩香)往往在金针白莲这种等级高的熟茶上可以寻获,梅子香会出现在一定年份的销法沱身上等等,实际上香气的判断较为主观,用具体的香气来形容多少有些偏颇,需要结合个人的嗅觉与经验加以判断。第三个方面就是汤质,这直接关系到一款茶根本的品饮感受。汤质一般从苦涩度,回甘生津的速度与强度、持久度,茶汤的厚度,口腔的饱满度,水路等方面进行比较,对于熟茶,还要考虑茶汤的甜度,用回甘来描述是否恰当,茶汤的顺滑度等问题。掌握了这三个方面,基本上对一款茶的品质能心中有数,配合其他茶的比对,以及同一款茶的多次品饮比较,就能给一款茶一个切实的评价。简言之,多品饮,多比较,多思考,品饮普洱茶,也会很简单。
断更多日,忙里偷闲话盏茶。
(本章完)
第11章 后续章节的一点想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