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0章 入京谢恩,点破大事[2/2页]

三国最强主宰 闻人夜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中。
      也正是因为刘协此举,刘辩发现小皇帝刘协开窍了。
      为什么这么说?
      经过刘辩坦诚相报,刘协不仅意识到汉室的危险处境,还发现诸侯们的小动作。
      即使刘协没有像刘辩那样,秘密组织搜集情报的队伍,可他是皇帝,岂会没有忠于汉室的老臣告密?
      所以,随着孔融抵达长安,顺便参了兖州曹操一本,他并非是有意打小报告,因为曹操违背朝廷的章程,私自发兵徐州,于理不合。
      可刘协正因为曹操立功,敕封他为兖州牧,此时若对他加以惩处,世人会怎么说?
      先给颗甜枣,反手就是一巴掌吗?
      自然不会。
      于是,刘协将此事记在心底,差人前去查证,倘若当真无缘无故发兵徐州,定会治曹操的罪。
      假使曹操当真仗势,为所欲为,无疑是第二个袁绍,即将夺取汉室的土地啊!
      至于孔融,他在北海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颇具政声,加上如今少了黄巾军滋扰地方,他反而治理的更好,于是敕封他为青州牧。
      ……
      此时,刘辩所担心的倒不是吕布、袁绍等人的下落,反倒是即将发生的大事,以及进入官渡的青州百姓们。
      面对即将发生的大事,刘辩不知如何开口,否则必然遭到怀疑。
      于是,刘辩想了一个办法,在孔融折身返回、途径洛阳之后,带上王妃唐婉,赶赴长安感谢陛下的关心。
      按照常理,得到天子关怀的臣子,理应当面表示感谢。
      然,如果刘辩不是因为有口难言,断不会亲自赶赴长安谢恩,反而会随便找个理会,写封书信表示感谢。
      刘辩抵达长安后的第二天,带着王妃唐婉入宫谢恩。
      由于宫中规矩,女眷不便进入未央宫,导致唐婉在外等候,由典韦、赵云等人守护。
      未央宫,大殿。
      文武百官施行大礼之后,小黄门开始熟练的开场白。
      随后,刘辩作揖道:“启禀陛下,青州三十余万百姓已经抵达官渡,本王已命人前去迎接,谨防路上发生意外。”
      刘协昨日便知刘辩来此,却并未多虑,因为他早在孔融的口中得知,王兄康复的消息。
      想来,洛阳王此行是来谢恩的。
      刘协一念及此,心里非常暖和,倒不是王兄知恩必报,而是他的心里装着汉室、装着他这位皇帝。
      兄弟友善,何愁千秋大业不成?
      黄巾贼扰乱汉室已久,桓、灵二帝倍感头疼。
      可黄巾未除,十常侍与大将军何进之间展开争夺,随后是董卓乱政。
      董卓的出现是庆幸,也是不幸。
      庆幸的是,随着他的出现解决了宦官与外戚的纷争。
      不幸的是,他董卓只手遮天,把持朝政,百姓们苦不堪言。
      如今好了,随着洛阳王除掉董卓,因‘屯田制收降黄巾贼,解除桓、灵二帝头痛之苦,功在千秋啊!
      如此,中兴大汉,指日可待!
      “王兄免礼!”刘协伸手虚扶,欣慰的笑道:“有王兄分忧,乃寡人之幸,汉室之幸!”
      “陛下言重了,这些都是本王应该做的。”刘辩谦虚恭谨,作揖施礼。
      不消两刻钟,道尽一些琐事之后,散了朝会。
      不多时,刘辩带着王妃唐婉,前往偏殿谢恩,并试图点破即将发生的大事。

第260章 入京谢恩,点破大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