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5章 太史慈入帐[1/2页]

三国最强主宰 闻人夜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0105、太史慈入帐
      四月初五(5月25日)
      巳时二刻。
      洛阳城外的田野中。
      刘辩在杨彪、张辽、荀彧等人的陪同下,查看长势良好的庄稼。
      哒哒哒……
      忽然,自远传飞奔而来一骑。
      不多时,身披简易盔甲的徐晃,来到近前,翻身下马。
      徐晃拱手道:“禀大王,城门校尉盖勋,死了。”
      盖勋死了?
      众人闻言,大为震惊。
      “隐疾不能治愈?”刘辩问。
      徐晃道:“回大王,盖勋不想给大王添麻烦,一直忍受病痛,仲景先生前去医治之时,已然迟了。”
      “哎……元固啊元固,愚蠢!”杨彪清楚盖勋的为人,却没有想到,竟先走一步。
      “他也是为了汉室复兴,着实苦了他。”旋即,刘辩道:“按将军礼大葬,待迎回陛下,本王自会请旨对他进行封赏。”
      “诺。”徐晃应下。
      史料记载——
      初平二年(191年)五月,盖勋因背疽而病逝。
      如今竟提前一年死去,可见,与刘辩返回汉末有很大关系。
      徐晃并未离去,仍旧拱手道:“大王,盖勋病逝,城门校尉掌管12道城门,此职位不能空缺啊!”
      刘辩闻言,点头会意。
      城门校尉、执金吾与北军中候之间相互牵制,互不统属,共同组成了东汉皇室宿卫系统中的城卫军。
      城门校尉病逝,若不能妥善用人,将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大王,陈到将军如何?”杨彪拱手道。
      自从刘辩掌领洛阳以来,陈到已知作为盖勋的副将,负责城防问题。
      按理说,主将病逝,副将理应上位。
      但——
      “陈到资历、背景均不够,何况城门校尉一职事关重大,不可儿戏。”刘辩道。
      刘辩所言着实正确。
      这一点,杨彪也清楚。
      可杨彪之所以推举陈到,正是考虑他的刘辩的人。
      然,刘辩即使不知杨彪的用意,也不能用自己人。
      铺张浪费、骄奢淫逸的名声已经打出去,倘若将任用‘自己人做城门校尉,俨然会让人误以为有不臣之心。
      “大王,在下心中有一合适人选,不知可否?”荀彧作揖道。
      当即,众人皆看向荀彧。
      “但说无妨。”刘辩示意。
      “左将军,皇甫嵩。”荀彧道。
      皇甫嵩?
      汉末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
      灵帝时被征为侍郎,迁北地太守。
      黄巾起义爆发后,皇甫嵩与吕强上疏请求解除党禁,被授为左中郎将,与朱儁率军镇压黄巾军。
      战后以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
      皇甫嵩到任后,上奏请求减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税。
      后因得罪权宦赵忠、张让而被罢免,改封都乡侯。
      中平五年,被起用为左将军,击破王国叛军。
      董卓掌权时,皇甫嵩遭董卓陷害,经其子皇甫坚寿求情,才得以保全性命。
      因董卓迁都,与朱儁一再反对,故而被关押大牢,夺去兵权。
      刘辩夺回洛阳之后,皇甫嵩一直尽心尽力辅佐弘农王。
      “论身份、地位、资历,皇甫将军着实是合适人选。”刘辩嘴上喃喃,转眼看向杨彪,“文先以为如何?”
      “大王圣明。”杨彪躬身作揖。
      “好,立即启用皇甫嵩为城门校尉,但……”
      刘辩话锋微转,“城门校尉一职非比寻常,本王也没有资格对其任命,还要陛下任命才是。”
      “大王言重了。”杨彪轻笑。
      旋即,解释道:“目下,董卓把持长安政局,大王即使请旨,也会被董卓驳回,倒不如让皇甫嵩暂代城门校尉,您看如何?”
      “暂代?会不会委屈他了?”刘辩只想一碗水端平,反之,不会考虑他皇甫嵩是否委屈。
      再有,皇甫嵩也算战将级的老臣,理应顾及他的感受。
      但,目下实际情况不同,也容不得他委屈。
      “大王说笑了,这是他皇甫嵩的荣幸,岂会感到委屈?”杨彪笑着反问。
      “也好,此事就交给文先去办。”
      “诺。”杨彪拱手作揖。
      殊不知,皇甫嵩得到这一消息,对弘农王的仁德之心,感激涕零,铭感五内。
     &

第105章 太史慈入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