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七二章 丙辰会试黑幕(一)[2/2页]

全球战国 混吃等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西人啊,这去陕西做地方官?”
      “哼,这也是孤对我大明现有官制不太满意的地方。乡间的差役、衙门的吏员,全都是本地人。就主官不是——如此一来,主官若不和这些地头蛇沆瀣一气,估计都活不过任期那几年。”
      “呃,殿下,您刚才说的是有道理。不过地方主官不能是本地人,也是很有道理的。臣从首辅的位置上退下来,不在家休息几年就直接去挂地方巡抚,已经是开大明官场先例了。若是再去陕西,岂不是同时开两个先例?臣还是去辽东吧。请殿下放心,有臣在辽东,女真的教化定然会做得极好,臣有信心,十年之后,女真的幼童不会再讲女真话,也不会女真文字。”
      “嗯~~”满意的点点头:“如此就拜托元辅了。”
      “臣领命。不过,殿下既然说到陕西的惨状,臣作为陕西人,也想为乡梓尽一份心力。臣举荐二人去陕西任职,请殿下定夺。”
      “元辅请讲。”
      “其一,现任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袁应泰。此人之能在于水利。以臣观之,其治水之能,当为潘季驯、曹时聘之后我大明最强者。加之此人待百姓极为宽和,为官又清廉。所以,若是此人去了陕西做布政使,一定能使得陕西大治。
      其二,现任吏科给事中曹于汴。此人是臣在漕运总督任上的下属,作为言官,敢言什么的臣就不多说了。关键是此人办事极为干练,而且性格严苛,真真是个强项令。殿下,袁应泰是个能吏,但是失之于过于宽和。若是把曹于汴调到陕西去做按察使......”
      袁应泰啊?孤怎么不知道呢?在历史本位面,这位是著名水利专家,在河南兴修水利造福了很多人。可惜后来被派到辽东去当主官,把熊廷弼好不容易整顿恢复起来的辽东军精锐败了个一干二净——从此之后,辽镇就被彻底打断了脊梁,面对后金军队再也不敢野战了。
      不过,去陕西做民政官,这个完全是可以的。
      “首辅真是慧眼如炬,好,这两个人的任命孤都同意了。待会孤亲自去找大冢宰沟通此事。”
      “臣代家乡父老,多谢殿下了。”
      亲自把李三才送出兴华宫后,方正化赶紧的靠了上来:“小爷,方才田指挥来报,您让锦衣卫找的那两个举子,他们已经找到了。”
      “嗯?他们现在在哪里?”
      “均已入京,现下都居住在江西会馆中。”
      “嘶~怎么住在会馆那种地方?让田尔耕想个办法,孤要和他们偶遇!”
      “呃......殿下,您的意思是,您要微服出宫?”
      “扯~~孤便是微服出宫,这十五岁的少年郎,身旁站着那么多人,谁还不知道孤是太孙啊?会试前孤与参考举子见面,这事情传出去怎么得了?总之这事情让田尔耕给孤办好!要偶遇,但一定要保密!”
      这是1616年啊,科举大年啊!这一榜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
      哪些人呢?
      洪承畴(不解释)、瞿式耜(东林党、南明内斗高手,但也是南明忠臣)、何廷枢(崇祯朝能吏、王恭厂大爆炸桃色花边新闻男主角)、毕自肃(天启朝后期辽东巡抚,在任期间辽东军费被严格控制住,崇祯任命袁崇焕为蓟辽督师后不久因为兵变而死,之后辽东军费就开始飞涨)、方孔?荩ǔ珈跄昙湟圆蛔阏畔字叶??种?坏谋?Υ虻谜畔字疑?畈荒茏岳恚?詈笠蛭?芪牟恿χ髡薪担?娇?莨?饕惑瘛F渥臃揭灾牵?⑷畲箢瘢ㄐ∪思硬抛樱?⑽捍笾校ǘ?值常?⒒谱鹚兀ǘ?值常?⒑钼?ǘ?值常?.....
      以上是历史本位面上的名人。而让朱由栋很高兴的是:今年有十二名参加会试的举子,是他南京方山学校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他当然是要搞点科举黑幕,提前漏题什么的了。
      而现在,他还准备再出宫去见两个举子——按照历史本位面的发展来看,如果这一次他不出手,这两位本次科举都会落榜。

第二七二章 丙辰会试黑幕(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