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车建宁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他真的想大声的跟着附和一句,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如果当初不是他给方龙平说了棉纺厂改制的事情,或许现在也不会弄到这般田地,搞不好他还会因为这件事捞一个大功绩也不一定,现在的车建宁真的郁闷不已。
是的,大家伙都不必怀疑什么,虽然方龙平在中津的生意做的不小,但是前面已经提过,方龙平的生意,大多的c作还有配合的人物就是车建宁这个关键人物,虽然棉纺厂改制在中津并不是小事,按理说方龙平肯定会得到消息,但是方龙平却是真的没有太多的经商眼光,一开始的方龙平并不是对棉纺厂很感兴趣,而车建宁也是考虑到这块地皮的价值,所以才将这个消息通知给了方龙平,一开始整个中津市政府和王春丽的想法一样,由第二家前来考察的企业接手棉纺厂是最为合适的。
可是正因为有方龙平的加入,市长洪建国觉得棘手,而且洪建国也不可能一直因为棉纺厂的事情而耽误其他的事情,所以两相考虑之下,洪建国便筹备组建了一个专门的办公小组,任命车建宁为组长,全权处理棉纺厂的改制工作。
洪建国的考虑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方时云是政治局委员,洪建国却只是中央委员,两个人在党内的排名相差较大,洪建国也不愿意多生事端,而且中津市的工作的确太多,他这个市长,也不可能老是将目光放在棉纺厂的身上;在加上当时洪建国又有一个新的想法想要推行,他是非常希望得到方时云的肯定和支持,所以才选择了示好方时云,当然他得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方时云的大力支持,从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客观的说是做对了的。
只不过方龙平空手套白狼是习惯了,所以在面对棉纺厂这一大部分职工的问题时候,他选择了无视,而车建宁这次又是权却负责这件事,所以也就跟着无视了这个问题,可是很多时候上面的因素是他们所不能看见的。
就在他们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谭鹏生却是突然组建这个国企改制领导小组,那么身为小组组长的谭鹏生自然是要寻找几个典型出来的,当然这个典型有好有坏,而且中津市离京城本就不远,所以棉纺厂的这些举报人也很是心领神会的将一封封的举报信给寄到了这个小组,而且也有中纪委或者信访办这些部门转交过来的举报信,这才就造成了谭鹏生将目光给落到了中津。
然后就是连着两任办公室副主任的下课,引起了谭鹏生的不满,这可是很打脸的事情,所以现在才搞得这一切如此的被动,这也就难怪车建宁此时会心生悔意。
车建宁为官多年,他知道如果这样被动挨打,那么自己的结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方时云现在的离开,无非就是给谭鹏生一个办案的空间,这样一来在中津市的阻力就会减小许多,也算是给
第675章 无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