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六章 战前(五)[2/2页]

战将录 猛懵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再次进入他的陷阱,围而歼之。也就是说肖晓阳现在是属于主动出击状态。假如他真是这种性格,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情,和肖晓阳比耐心,一旦肖晓阳的耐心磨消耗完了,他一定会主动出击。到时候自己就占据了战场上绝对的主动权。而且根本上肖晓阳为了围歼自己,很可能会发动越境作战。
      1228812288而假如肖晓阳的性格是保守型,那么也就是说明,其实他现在的一系列战术行动,就是为了和自己打消耗战,打对峙战。这就比较麻烦了。自己一旦主动出击,很可能会陷入敌人的陷阱,而自己一旦消极战斗,也给了774团喘息的机会。根本原因在于,无论自己怎么做,774团都不可能越过边境线和自己进行决战。
      1228812288如果辛格洛夫斯基其实也很清楚,774团越过边境和自己决战的可能性很低。而对于自己而言,越过边境去和774团决战也不是什么可选之策。对于双方而言在边境线两侧进行一系列的战斗已经无法避免了,只有打痛了,流血流够了,另一方才会更加迫切的想结束这场战斗,才会冒险进行最后一击。而这么看来,无论肖晓阳的性格到底是什么?似乎都变得不重要了,但是辛格洛夫斯基明显的有一种感觉,这是不对的,肖晓阳的性格,一定会决定着这场战争的走向,而且一定会决定的774团到底是怎么样的打法?
      1228812288同时辛格洛夫斯基也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无论这场战争的走向,到底是如何,但是前期小规模的编制接触是避免不了的。这种局面就像又回到了一年半以前的局面。其实就算是到今天,自己也没有太搞明白华夏国的前线兵力补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就让774团恢复了战斗力。
      1228812288在这一刻,辛格洛夫斯基的潜意识里已经决定了,一定要避免添油战术和对战,要尽可能的做到一击命中。其实这也不能说是辛格洛夫斯基不吸取教训。而是对于辛格罗夫斯基而言,774团的兵力实在是过于强大,而且华夏国的部队前线补充能力也让格罗夫斯基非常的忌惮。
      1228812288辛格洛夫斯基现在在矛盾中给自己设定了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483纵队,绝对不能大规模的越境作战。原因很简单,就算自己打掉了774团,凭借华夏国趋近于变态的前线补充能力,自己也会陷入消耗战。所以如果不能在本国境内打到774团,一旦774团回撤了,凭借他们的组织架构,很快就会补充完毕,这是得不偿失的。
      1228812288第二个标准,要一击击中,全歼774团,只有这样,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774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28812288所以对于现在的辛格罗夫斯基而言,只有围绕以上两个标准展开的有关774团的作战信息才是有用的。
      1228812288

第六十六章 战前(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