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2章 一声含泪的道歉[1/2页]

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 青阳玄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4月30日上午,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刘向波,包括所有的高层管理人员,全部西装领带,齐聚柳沟煤矿。
      柳沟煤矿就是矿长和安全副矿长作为代表。
      再有就是张小北了。
      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和矿上的其他管理人员都统统在岗,安心工作。
      这种接待领导考察的事儿,别老想着往前面凑。
      上午0点,三辆小汽车滴滴鸣叫着开进了柳沟煤矿。
      一看是“唐”的车牌,刘向波带领一帮子管理人员,赶快迎接了上去。
      领导来的时候说了,不用什么开道,不用什么执勤。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去,反正就是上午。
      对,就不给你们大张旗鼓搞阵仗的机会。
      好吧!来人正是唐省孔清荣同志。
      孔清荣,何许人也?
      这可是唐省赫赫有名的“改革急先锋”啊。
      80年代的时候,孔清荣同志曾经担任过唐省唯一改革试点县的县高官。
      当时,孔清荣同志根据这个县的实际情况,天天进工厂,下田地,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充分了解了各种实际情况。
      听取老百姓的想法,还主动找路子让老百姓把想法付诸实践。
      愣是在几年内,让这个贫困县实现了“咸鱼大翻身”。
      这个县一年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周边十多个县的经济总量。
      这家伙,了不得的人物啊。
      对了,“政府搭台,群众唱戏”这八个字,就是打这儿来的,他的嘴里说出来的。
      还有,后来有一位作家写了本书,就是根据孔清荣同志的事迹来的。
      一下子成了这位作家的成名作。
      后来,这本书还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之后从90年代起,一直到2000年前,孔清荣同志一直致力于改革创新之路,在唐省的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那一干就干了整整十年。
      再后来又去晋州市担任市高官,晋州的企业改革和投资环境,也是治理的有声有色,政治生态也是全省闻名。
      现在这,也才干上没几年。
      可以说,孔清荣同志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风云人物,更是一代改革人物的缩影。
      这样的人物来金盛调研,一点儿都不意外。
      孔清荣同志和金盛的各位管理者一一握手,最后是张小北。
      孔清荣同志先是扶了扶眼镜,然后伸出手来说道:“你最年轻,肯定就是张小北吧!”
      张小北双手紧紧握住了领导的大手,一个劲儿地点头啊:“是的,孔副主席,我就是张小北。”
      没想到孔清荣同志哈哈一笑,说年轻人了不起。
      然后又对一众管理者说道:“你们搞的好啊,我是来学习来了。”
      接下来就是现场参观,现场的第一步就是井下生产。
      刘向波说:“领导,您年龄大了,井下很潮湿,很阴冷,要注意身体啊!”
      这意思是,能不下,您就别下了。
      可孔清荣同志扭过头来:“怎么?看不起我老头子啊!”
      “田间地头,工厂一线,我哪里没有去过,煤矿我也不是第一次下。”
      “猪头不烂慢慢煮,当官不能怕吃苦。”
   

第342章 一声含泪的道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