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0章 毛玉蓉的传奇二[1/2页]

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 青阳玄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毛玉蓉身上也没有带多少钱,十天半个月的还好说,这时间再长了,可就没钱了啊。
      这局长看来一时半会儿是见不着了,可是自己还得等着啊,怎么办?
      自己不是会卖菜吗?
      反正来的时候,跟丈夫都说过了,自己带走800块钱,一个月以后就回来。
      老婆当家当惯了,丈夫就没吭气。
      另外还给家里剩下300块,养活孩子们一段时间还是没有问题的。
      800块钱,在那个人人仰慕“万元户”的年代,也不算少了。
      就这样,螺洲的菜市场上出现了一位卖菜的“毛大姐”。
      毛大姐就守着这菜摊儿,开始安顿下来了。
      然后上午卖菜,下午去守株待“局长”。
      农村人,特点就是热情老实勤快,菜摊儿慢慢地也有了起色。
      这不是,等到天气转凉的时候,毛玉蓉居然还在这里租了一间小房子,落脚的地方也有了。
      可比天天去那公园厕所里的冷水管子上洗脸刷牙舒服多了。
      也比天天睡在菜市场里舒服多了。
      可是啊,这梦想啊,总是那么遥远。
      这都大半年了,还是没有见到局长。
      不过这大半年里,毛玉蓉和城里人打交道多了,眼色什么的也活络了,知道要见一个局长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了。
      话说人不能没有理想,但是不能有非分之想。
      毛玉蓉的心呢,也慢慢地冷了,不过在这地方卖菜却也比在农村老家强。
      就短短这半年的时间,已经挣了8000块钱了,中间还回老家的信用社存了好几趟呢。
      估摸着,这年底,自己就是“万元户”了,能不高兴吗?
      好吧,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已经是要到春节了。
      有一天,这菜市场出现了一位老太太,满头银发,拄个拐棍。
      看年纪是不小了。
      穿着也非常普通,一看就是农村老太太刚进城的那种感觉。
      一张嘴,满口外地话,别人好像听不懂。
      话说一大早,这菜摊子上人来人往,这卖菜的一个个忙的,哪里顾得上照顾你一个老人家的情绪啊。
      可这毛玉蓉看见了,不行啊。
      农村人不心疼农村人,谁心疼啊。毛玉蓉看着老太太非常无助的样子,便撇下自己的生意,来到老太太跟前:“大娘,您买菜啊!”
      嗯,这大半年的时间,毛玉蓉的普通话也有起色了。
      老太太点了点头:“我是川省哩,娃儿把我接到城里,我要给娃儿买菜做饭,大家听不得我讲话。”
      老太太已经尽量说的很慢了。
      毛玉蓉听懂了啊,这话不难懂啊,估计都是嫌老太太不利索呢。
      就这么着,毛玉蓉把老太太“请”到了自己的菜摊儿前,让老太太可劲儿地挑,别的顾客反而不搭理了。
      好像不把老太太伺候好了,自己心里就跟过意不去似的。
      老太太挑了几样菜,又摇了摇头:“不行,太多喽!”
      看着老太太想买又不愿意买的样子,毛玉蓉猜到了,这人老了,刚来城里,想给孩子们做几样家乡菜,可是自己这么大年纪,还柱个拐棍,怕是拿不了啊。第140章 毛玉蓉的传奇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