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不过张小北一直觉得,这“批计划”和“点车”要是能直接跟冠洲铁路局接轨,说上话,那是不是成本可以节省很多呢?
如果这个成本节省一部分,下游客户还按原来的成本付账,那么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多收入一些呢?
当然想法是好的,也是正常的,但是这个事情办起来,可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至于如何不轻松,我们后面再讲。
我们先说说之前提到的一个人,江苏的周总,也就是张小北刚刚上任,第一个来拜访他的客户。
毕竟是第一个客户,多少有些印象的。
所以这周总进门的时候,张小北也是显得非常客气。
当然了,进张小北的办公室,除了发煤,就没有第二件事情。
周总坐下来,先没说说发货的事情,而是先说是给张小北带了点茶着点儿,这往年啊,一到了六月初,煤炭的价格就开始往下走了,天气越来越热,工厂企业也都开始检修了,你现在却是要进煤,还是自己干,我觉得玄了一点儿吧!”
这个不是不想给他发,是真心话。
“张处啊,你只管给我发,我不仅在你这里,在其他地方也在做,5月份,我计划在龙海县搞个5万吨左右。当然了,这钱嘛,哪里有一个人挣的完的,都是弟兄们帮衬,放心,我会来专成看望你的。”周总非常有信心地说道。
张小北听到这里,知道这周总是误会他的意思了。
不过误会就误会吧,管你赔钱挣钱,你不少我张小北一分钱就可以了。
多了不说,走一列,你不得给我个三两万块钱吗?
就劳子那计划,也值这个数吧。
多美美丽的“误会”,对不对?
“好吧,我这个月也就是八九万吨煤的总产量,我给你4列,大约一万五千吨,这已经是极限了,多了真没有了,您再去其他煤矿想想办法?”张小北真诚地说道。
“多谢张处给面子啊,月底的时候我一定来看您。”话说道这里,再坐在这里就没有意思了。
然后留下一堆什么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啊,开户行啊之类的资料,起来走了。
张小北自然是将这些一并给了郭想,郭想这一两天就要重新报计划了,这一批还赶得上。
第110章 多么美丽的“误会”[2/2页]